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一次集体备课整理稿

(2023-06-08 14:25:13)

《小数的性质》(初稿)

                                                                                                      黄俏婉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P38~39例1~例4,完成P39“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性质,理解道理,能够表述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通过转化、数形结合、并结合小数数位顺序表理解小数的性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体会学有价值的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索小数性质,发现并理解小数的性质及道理,正确地进行化简和改写。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道理,并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预设流程】

一、创设情境,铺垫预热。

出示不同的小数0.3、0.30、0.300、  0.3000000000

由学生读出来,并观察这些小数有什么关系?

板书:(小数的后面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不同的小数表示结果是相等的,为什么它们是相等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

1.引入探究,验证理解小数的性质。

活动一:比较0.3和0.30的大小。

1)思考:在练习本上研究为什么0.3和0.30相等?

(2)交流交流,展示道理。

预设1:加单位。

预设2:画图法

:预设3:利用数的组成。

:预设4:利用数位顺序表:

3)教师课件展示画图0.3和0.30分析。(结合数的组成及数位顺序表分析,大小不变,但是计数单位变了、计数单位个数变了、精确度也在变化)

活动二:.数学抽象,完善小数的性质概念。

1)仔细观察:0.3  0.30  0.300  0.3000000000,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

预设1 :从上到下观察,小数的末尾填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预设2: 从下到上观察,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总结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活动三:.运用小数性质,化简改写。

活动要求:独立完成化简和改写,然后交流讨论。

化简下面小数:10.010=           105.0900=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                 4.08=                3=

追问:利用了什么原理?

三、巩固练习,新知提升。

生活中的超市。

2022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一次集体备课整理稿

汇报交流,特别强调运用小数的性质注意什么?(末尾添0或者去掉0)

四、课堂小结,内化建构。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谈谈你的感受。你觉得最值得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2022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一次集体备课整理稿

 

《小数的性质》(定稿)

 

 

教材分析

《小数的性质》这一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里面的内容。《小数的性质》结合现实的情境,通过自主观察、小组合作探究、比较和归纳,引导学生在众多数学现象中体验并发现小数的性质。课本从学生熟悉的“购学习用品”情境引入,激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及认知水平,使学生初步体验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例1”则借助直尺图使学生再次体验小数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例2”则脱离具体的情境,利用方格纸比较0.3、0.30的大小,学生通过涂一涂、比一比的活动得出0.3=0.30。在通过0.1m=0.10m=0.100m;0.3=0.30这两组等式让学生从右往左,再从左往右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从而归纳总结出小数的性质。归纳总结出小数的性质后,通过游戏“我说你也说”再次巩固对小数性质的理解。在例3、例4的教学时,我采用让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在小组交流,最后集体订正,例3、例4实际上是应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小数。学生在充分理解小数的性质后,是能独立完成例3、例4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改写小数。   

2、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3、在活动中使学生初步感悟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教学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学准备:直尺、同等大小的两张方格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景导入    

1、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意义,谁能说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2、情景导入

出示课本38页主题图

我们在商店里看到的标价一般是这样的:中性笔:2.50元,笔袋:8.00元:(课件演示)    

问:2.50元、8.00元各是多少钱呢?

 追问:2.5 2.50都表示25角吗?88.00相等吗?   

引入:为什么会相等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 活动一:学生合作探究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

1比一比:小组合作利用直尺比较0.100米、0.10米、0.1米的大

   

2说一说:小组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每小组派一位代表发言  

预设1:结合直尺图说明:由100毫米=10厘米=1分米,得到0.100=0.10=0.1米。

预设2用计数单位说明:0.1001000.001,就是100.01,也就是10.1   

(3)感知与体验

教师追问:0.100=0.10=0.1米,小数是相等的。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怎样变化,小数大小是怎样变化的?

2、活动二:比较0.30.30的大小

活动要求:

涂一涂: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张同等大小的方格纸,分别涂出0.30.30

比一比:仔细观察比较他们的大小。并与同桌相互交流

全班反馈交流

预设10.3030个百分之一,也就是3个十分之一,而0.33个十分之一,所以0.3=0.30.

预设2比较方格纸图也能直观得出0.3=0.30

出示0.1=0.10=0.100 0.3=0.30

仔细观察:从左往右观察小数的末尾,看看有什么发现?再从右往左观察小数末尾,你又发现了什么?将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或者与你的同桌说一说。

预设:从左往右观察,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从右往左观察,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归纳小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活动三:.运用小数性质,化简改写。

活动要求:独立完成化简和改写,然后交流讨论。

化简下面小数:10.010=           105.0900=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                4.08=              3=

追问:利用了什么原理?

三、巩固练习

 

1我说你也说游戏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与我说的大小一样的一个不一样的数。

师:4.05

生:4.050    4.0500   4.050000  ......

(师:5左边的0能否去掉,生:不能,只有小数末尾的0才能去掉)

师:4.50

生:4.5   4.500   4.50000  ......

师:200(我可以直接在200后面添0吗?为什么)

生:200.0   200.00   200.000 不能直接在200后面添0,200是整数,要想大小不变,先在200后面添上小数点,再添0

2生活中的超市。

2022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一次集体备课整理稿3.火眼金睛辨对错

1)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5.2=5.20元。(    

40.90.9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学生先独立完成,将错误的改正过来,再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我们是怎么探索小数的性质的?你还有什么疑惑?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0.1=0.10=0.100

                           0.3=0.30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后反思: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后进行学习的,是学生以后学生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小数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但因为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只能通过直观的教学来说明,使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性质。首先我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购物题材入手,一方面学生凭借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判断0.3=0.30元,让学生知其必然。同时,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运用多种方法自主验证0.3=030元,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读体验,使学生初步感悔小数末尾添0或去掉0与小数的大小的关系。

    1”中,为什么去掉0.100米末尾的一个0、两个0,小数依然相等?”这是学生思维受阻、理解较为困难的地方。借助直观的直尺和小数计数单位等相关已有经验,学生能发现0.100米、0.10米和0.1米之间的关系,这就为小数合理性的体验提供了另一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了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和小数大小的关系,为总结概括小数的性质作了必要的认知准备。在2”的教学中借助方格纸比较0.3=0.30,脱离具体的情境,探究小数的性质,也为应用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学生联系了数学与生活,体现了学数学的价值。本课在练习中,通过正误对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本节课不仅重视知识教学,重视结论,还要重视数学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不足:课堂节奏有点快,没有照顾到个别学困生的学习感受,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考虑全体学生的接受程度。

 

                       0.1=0.10=0.100

                           0.3=0.30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后反思: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后进行学习的,是学生以后学生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小数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但因为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只能通过直观的教学来说明,使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性质。首先我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购物题材入手,一方面学生凭借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判断0.3=0.30元,让学生知其必然。同时,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运用多种方法自主验证0.3=030元,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读体验,使学生初步感悔小数末尾添0或去掉0与小数的大小的关系。

    1”中,为什么去掉0.100米末尾的一个0、两个0,小数依然相等?”这是学生思维受阻、理解较为困难的地方。借助直观的直尺和小数计数单位等相关已有经验,学生能发现0.100米、0.10米和0.1米之间的关系,这就为小数合理性的体验提供了另一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了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和小数大小的关系,为总结概括小数的性质作了必要的认知准备。在2”的教学中借助方格纸比较0.3=0.30,脱离具体的情境,探究小数的性质,也为应用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学生联系了数学与生活,体现了学数学的价值。本课在练习中,通过正误对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本节课不仅重视知识教学,重视结论,还要重视数学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不足:课堂节奏有点快,没有照顾到个别学困生的学习感受,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考虑全体学生的接受程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