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一次集体备课整理稿
《小数的性质》(初稿)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P38~39例1~例4,完成P39“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性质,理解道理,能够表述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通过转化、数形结合、并结合小数数位顺序表理解小数的性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体会学有价值的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索小数性质,发现并理解小数的性质及道理,正确地进行化简和改写。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道理,并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预设流程】
一、创设情境,铺垫预热。
出示不同的小数0.3、0.30、0.300、
由学生读出来,并观察这些小数有什么关系?
板书:(小数的后面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不同的小数表示结果是相等的,为什么它们是相等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
1.引入探究,验证理解小数的性质。
活动一:比较0.3和0.30的大小。
(1)思考:在练习本上研究为什么0.3和0.30相等?
(2)交流交流,展示道理。
预设1:加单位。
预设2:画图法
:预设3:利用数的组成。
:预设4:利用数位顺序表:
(3)教师课件展示画图0.3和0.30分析。(结合数的组成及数位顺序表分析,大小不变,但是计数单位变了、计数单位个数变了、精确度也在变化)
活动二:.数学抽象,完善小数的性质概念。
(1)仔细观察:0.3
预设1 :从上到下观察,小数的末尾填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总结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活动三:.运用小数性质,化简改写。
活动要求:独立完成化简和改写,然后交流讨论。
化简下面小数:10.010=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
追问:利用了什么原理?
三、巩固练习,新知提升。
生活中的超市。
汇报交流,特别强调运用小数的性质注意什么?(末尾添0或者去掉0)
四、课堂小结,内化建构。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谈谈你的感受。你觉得最值得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定稿)
教材分析:
《小数的性质》这一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里面的内容。《小数的性质》结合现实的情境,通过自主观察、小组合作探究、比较和归纳,引导学生在众多数学现象中体验并发现小数的性质。课本从学生熟悉的“购学习用品”情境引入,激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及认知水平,使学生初步体验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例1”则借助直尺图使学生再次体验小数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例2”则脱离具体的情境,利用方格纸比较0.3、0.30的大小,学生通过涂一涂、比一比的活动得出0.3=0.30。在通过0.1m=0.10m=0.100m;0.3=0.30这两组等式让学生从右往左,再从左往右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从而归纳总结出小数的性质。归纳总结出小数的性质后,通过游戏“我说你也说”再次巩固对小数性质的理解。在例3、例4的教学时,我采用让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在小组交流,最后集体订正,例3、例4实际上是应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小数。学生在充分理解小数的性质后,是能独立完成例3、例4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改写小数。
2、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3、在活动中使学生初步感悟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教学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学准备:直尺、同等大小的两张方格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景导入
1、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意义,谁能说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2、情景导入
出示课本38页主题图
我们在商店里看到的标价一般是这样的:中性笔:2.50元,笔袋:8.00元:(课件演示)
追问:2.50元、8.00元各是多少钱呢?
追问:2.5
和2.50都表示2元5角吗?8和8.00相等吗?
引入:为什么会相等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 活动一:学生合作探究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
(1)比一比:小组合作,利用直尺比较0.100米、0.10米、0.1米的大小
(2)说一说:小组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预设1:结合直尺图说明:由100毫米=10厘米=1分米,得到0.100米=0.10米=0.1米。
预设2:用计数单位说明:0.100是100个0.001,就是10个0.01,也就是1个0.1。
(3)感知与体验
教师追问:0.100米=0.10米=0.1米,小数是相等的。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怎样变化,小数大小是怎样变化的?
2、活动二:比较0.3与0.30的大小
活动要求:
涂一涂: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张同等大小的方格纸,分别涂出0.3与0.30。
比一比:仔细观察,比较他们的大小。并与同桌相互交流。
全班反馈交流
预设1:0.30是30个百分之一,也就是3个十分之一,而0.3是3个十分之一,所以0.3=0.30.
预设2:比较方格纸图也能直观得出0.3=0.30。
出示0.1=0.10=0.100与 0.3=0.30
仔细观察:请你从左往右观察小数的末尾,看看有什么发现?再从右往左观察小数末尾,你又发现了什么?将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或者与你的同桌说一说。
预设:从左往右观察,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从右往左观察,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归纳小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活动三:.运用小数性质,化简改写。
活动要求:独立完成化简和改写,然后交流讨论。
化简下面小数:10.010=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
追问:利用了什么原理?
三、巩固练习
1、“我说你也说”游戏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与我说的大小一样的一个不一样的数。
师:4.05
生:4.050
(师:5左边的0能否去掉,生:不能,只有小数末尾的0才能去掉)
师:4.50
生:4.5
师:200(我可以直接在200后面添0吗?为什么)
生:200.0
2生活中的超市。
3.“火眼金睛”辨对错
(1)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5.2元=5.20元。(
(4)0.9和0.9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学生先独立完成,将错误的改正过来,再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我们是怎么探索小数的性质的?你还有什么疑惑?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后反思: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后进行学习的,是学生以后学生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不足:课堂节奏有点快,没有照顾到个别学困生的学习感受,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考虑全体学生的接受程度。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后反思: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后进行学习的,是学生以后学生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不足:课堂节奏有点快,没有照顾到个别学困生的学习感受,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考虑全体学生的接受程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