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步镇渔塘小学第二次校本研训
(2022-12-19 12:32:28)
如何开展项目化学习的课题研究
(一)项目化中化源
1.设计教学法
从历史的脉络我们再来分析与回溯一下项目化学习在中国的本土化的发展过程。项目化学习来到中国,它不是今天,也不是 80 年代、90 年代,它是 100多年前的上个世纪的。1918 年刚好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时期,也给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温床。在 1918 年,中国的新文化运动酝酿期,美国的克伯屈发表了《设计教学法》这篇文章,奠定了他是设计教学法的代表人。同年,我们中国的俞子夷先生把“设计教学法”引人到中国。说到百年前的教育大家,大家都很熟悉的有陶行知、叶圣陶,还有一位不可忽视的教育大家,就是俞子夷先生。俞子夷先生有多重身份,他是个数学老师,他又是南京附属实验小学的校长,同时他又是一个教授,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是一个理论者、设计者、策划者、实践者,集这么多身份于一体的俞子夷先生,在 1918 年就引进了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杜威对这个设计教学法最大的一个批判点在于学习者中心的度与边界的问题。克伯屈认为,儿童中心论当中完全要以儿童为主体,儿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儿童的问题就是教学的问题,遵循着儿童的天性而发展。克伯屈的这个核心思想被俞子夷引进到中国后,发生了水土不服,所以俞子夷的设计教学法的第一次本土化实践以失败告终。俞子夷先生反思了失败原因后,进行了第二轮的本土化的实践。
2设计教学法的项目如何产生?
俞子夷先生在第二次实践的成功当中,我们不禁要问,他到底对第一次的失败做了哪些改变?据我看到的资料啊,他有这么一处改变。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张课表,你看到了什么玄机吗?我们发现,巴克研究所项目化学习黄金法则中有一条叫做学生的发言权和选择权,在这是不是落实了?其实我们今天的高中改革当中有一个走班制,在这里我们是不是看到了他的雏形。项目化学习需要学习空间的支持,它有多样的学习空间供你选择。项目化学习还需要将学习和生活的相结合,比如“称鸡”和算数相联系。100 年前的设计教学法,已经是通过项目来建构所学知识。
(二)
视野从 100 年前拉回到今天,我想带大家从两个案例来看我们的项目化学习和传统的教学有什么区别。
夏雪梅主要从学习方式和学习知识的建构来思考,视角是从学生开始,最重要的成果不是一个物化的产品,而是注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达到学生思维方式的建构、改变与提升,这是一个个体内化的过程。巴克研究所的定义定位在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要避免随意性。所罗门·格温的定义重在学习过程,倡导依托某一学科理论,同时进行多学科交叉,倡导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评价贯穿始终,培养学生的交互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再来看世界比较著名的几个教育机构提出的项目化学习的要素结构图。基本要素基本相同,单不同的地方恰恰体现了它们对项目化学习的独特理解。
(三)如何设计驱动性问题
1.问题怎么产生
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这样一般为学科项目化学习,从课标链接生活,从生活链接课标。问题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这样往往为跨学科项目化学习,
2我们来看看驱动性问题有哪些基本要素。它包括“真实问题、角色设定、问题解决方式(成果形式)、问题解决约束性条件”。下面我们也通过一个例子来拆解一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午睡不舒服”这个真实的目常问题驱动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设计一款午休床,和市面上的午休床不一样,它要符合以下条件:不仅要安全舒适,还要能在教室里摆下,还要方便收纳。通过角色设定“产品设计师”,每个学生都像专家一样去深度思考。
问题解决类,比如说我要解决一个问题,在农场里有部分的植物生长不好土壤的板结对生长的影响,给养护带来了困难,如何改良土壤使其不会板结变硬适合植物生长呢?这个问题很真实,劳动教育,有很多学校有农场,肯定会碰到这种问题。那么在劳动教育有切入的项目,一个真实的问题的解决,学科知识并不会少。
我们再看创见类,比如说夜跑,能不能设计一款节能便携,且能够支持一小时起跑步所需的。他解决的方式是什么。是创造一种产品。有人会说有手机啊,也有路灯啊,但是在一些约束性条件下,节能、便携、能够持续一小时,这个灯就有它的不同之处再看决策类,如何使用正确的测量单位,为我们学校制定一个最快和最安全的消防逃生路线图。这个也在我们的这个学校的德育生活当中,消防安全教育是我们学校教育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也可以进人一个项目化学习,这个路线图的设计可能还跟我们学科是相关的。再看系统分析类的,很多的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在项目化学习过程当中,遇到这样的困惑,就是语文不知道怎么开展,虽然现在有一些地区,在中考卷当中都已经用上了项目化学习的这种方式,嗯,有它的先进性,那同时也招来了很多的质疑声,
比如,关于语文整本书的阅读设计了项目化学习,但是发现并不能达到一个深度学习的目的。比如说有一个项目化学习是这样的,读《水浒传》,设计的一个项目化学习的驱动性问题是为《水浒传》这本书设计一个腰封。这个最后有成果吗?当然有,学生最后会设计出作为腰封的这么一句话。但是呢,大家马上提出质疑,我设计这个腰封能不能撬动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对吧,它肯定撬动不了你项目化学习的项目,恐怕他没办法这样一句话,就能够把这个《水浒传》上中下三册深度地开展阅读。所以大家现在对语文的整本书阅读当中怎么开展项目化学习,也存在着诸多的困惑。再来看这个灰姑娘童话,人物中相互之间存在着某种情感,如果改变其中的情感关系,将会产生怎样的新的故事?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项目化学习,他的整本书阅读能不能实现?至少在人物性格、人物命运走向、主旨等等,在这个系统当中,我改变了其中的一个要素,可能整个系统就会发生改变,那这个系统我们把它称之为系统分析类。
我们发现,“寻找南方”的这个项目学习的学习目标,它依据什么来定的?是这个问题的解决的过程,在辨别方向寻找南方的这个问题解决过程当中,学生运到哪些知识,怎么能够学到,怎么能够实践到这样的知识,而不是个结果,只要辨别出东南西北就可以,体现出一种“做中学”的思维。我们在撰写学习目标的时候,脑子里已经有了问题解决的基本轨迹图,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要经历哪些学习实践,这些学习实践将帮助学生运用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这个是需要我们设计的。所以夏雪梅博士经常说,项目化学习的难点在于,它是一个对学生学习的设计,它不是按照我们的思路,而是要学着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思路往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