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见血!球迷道破世预赛国足1-1沙特的真因:李霄鹏也无解。网友热议一针见血地指出:沙特运气好一点的话,就不止这个比分了,多少个防守散步了,你累人不累吗?球员的防守挺拼的,但进攻是拼不出来的,不知道啥原因,国足一拿球就会被贴住和围堵,球就被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传不出球,接着就丢球,传导不起来,而对方控球时则很难被贴住,球是流动的,哪位给解释一下这是啥原因。咱们现阶段要求很简单,敢拼敢打,永不言败。至于技术啊配合这些,是个大系统的东西,没后方支持短期难以达到。门将最后一扑拿住球,居然趴在地上等终场哨,我们是领先还是已经出线了?好比急性子的家长,我不要你上初中高中了,等不了,你小学毕业就得给我去高考,而且必须考上重点大学!中国足球的问题有些积重难返,但也得一点点去干去改,过去的成绩和深层的问题统统不管,打一针强心针,这种救人的方法行得通?
足协等管理部门也是,各种朝令夕改、学这学那,不也是一样的心态吗?搞足球不就也是干一件事吗,干事真的不用心,有谁能干得好啊?看球有些年头了,多的话真不想多说,我觉得中国足球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所以也不可能短时间解决,解说提到场上的不足28岁的球员将是下一个世界杯赛程的主力球员的时候,心里莫名已经凉凉了,他们是真的适合干这事的那帮人么?能力水平真的行么?结果是不是已经注定了?今天的中国已经跃然而起,什么事是中国办不好的?!怎么足球就是不行,到底是哪里的问题,这是每个真正喜欢足球的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可以把问题简化一下,重点关键的解决一下“怎么让对的人干对的事”的问题。足球说到底还是一项运动,虽然它比较综合复杂一些,但是通过摸索我们总应该有一套衡量足球运动员的标准,然后对应着这个标准去选才育人,包括球员,甚至包括教练,然后给他们时间,给他们机会。
而不是去踢球的都是被逼的,就像好多高中学习了美术体育的那些孩子,文化课等其他干不好了就被动去干的,我们也不要急于求成、揠苗助长,怎么就会干不好,这会真的假的球迷一大堆,乌泱泱的,甭管是真的关心还是假的蹭热闹,大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扪心自问,是不是我们都太急了,太急功近利了,甚至有些自私的希望,我就要看到中国足球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就在现在给我们争口气。体育运动说到底是娱乐,资本化也没啥问题,也不用太着急。其实我们要的不就是这股拼劲,不奢望国足水平有多高,但起码你得拼,态度我们球迷是看在眼里的,拼了,输了,没什么好说的,要的就是像这场球一样的精气神。1:1的结果看起来过得去,但是过程很难看,踢得很艰难。看球的人能看的出,几乎每个球员的表情从一开始就可以用“挣扎”来形容,甚至有一些怯怯的,略显僵硬的肢体表现,说明抛开身体状况因素不提。
球员心理是有问题的,就像是你让一帮自身天分不足、后天努力也不够、所在学校不是重点、教师水平也不算突出、学习成绩很一般的学生,非要让他们去考上清北,他们上了考场不就是这状态么,能不心慌能不胆怯能不挣扎?因为本身可能就是努努力上个一般大学的水平,赶鸭子上架上的去么?而这种表情似乎不限于这一场球,几乎成了近些年中国队球员的标配。可以看到的是,在场的大部分人都很拼,也努力的跑也奋力的追,也想停好也想传切也想盘带也想过人也想射门也想进球,但是结果呢,全场的被动,失衡的控球率,近乎不及格的传球成功率,尴尬的运动战零射门,一幕幕“挣扎”的被调度、被过掉、追不上、断不下、堵抢眼。到底是什么原因,球出不了三脚?抢不到球,到底是什么原因?足球之间的差距到底是在哪?本场比赛,国足是和北马其顿一样的控球率,不一样的结果。好难啊,和意大利一起备战2026年世界杯了。
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