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

标签:
王莽王邑刘秀王凤王寻 |
分类: 华夏故事 |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绿林军与新朝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进行的一场战役,是华夏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
当初王莽认为赤眉军声势更大,便把进攻的重点放在北方的赤眉军,派出由太师王匡、将领哀章统率的精兵10万用于对赤眉军作战,而以将军严尤、陈茂部对付南方的绿林军。
绿林军歼灭了甄阜、梁丘赐军后,又击败严尤、陈茂于南阳城下,接着刘玄称帝,王莽才意识到绿林军的威胁更大,因而决定将进攻赤眉军的主力调到南方作战,准备消灭绿林军。王莽任命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寻为统帅,兵力达42万多人,向昆阳方向进击。
刘秀建议王凤和王常率领近万人坚守昆阳城,自己与李轶等13骑乘昆阳被围前出城到外地求救兵。
公元23年5月,王邑、王寻用10万大军把昆阳包围10层,使用冲车、棚车和挖地道攻城。战斗最艰苦时,王凤等人一度向王邑乞降,但王邑认为攻克昆阳指日可待,不许他们投降。
23年6月,刘秀率定陵、郾城等地近万兵马到达昆阳地区,王邑、王寻派兵数千迎战。刘秀率领人马冲杀,新军被打得大败。后刘秀又精选了3000人的敢死队冲击新军,王邑、王寻为了避免各营出现混乱,下令各营没有命令不准擅自出兵。王邑、王寻率领万余人迎战刘秀部,但很快即被刘秀军击败,王寻阵亡。这时新军其余的部队因不敢轻举妄动,故无人支援王邑、王寻军。昆阳城内的守军见援兵取胜,也冲出城门夹攻新朝军,新朝军迅速土崩瓦解。碰巧又遇上大雷雨,河水暴涨,新军士卒掉入水中淹死的有万余人,王邑带少数精骑逃脱。遗弃的新军物资堆积如山,绿林军一连搬了一个多月还没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