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

标签:
司马相如刘武卓王孙汉武帝杨得意 |
分类: 古代名人 |

卓文君(生卒年不详),蜀郡临邛(今四川省邛崃市)人,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采。
卓文君出嫁后丧夫,返回娘家住(此时卓文君17岁)。
司马相如曾是梁王刘武的宾客,并且为刘武写了著名的《子虚赋》。
公元前143年,梁王刘武去世后,司马相如称病辞职,回到四川临邛(今邛崃市),生活清贫。临邛令王吉与司马相如交好,卓王孙设家宴请王吉与司马相如。卓文君因久仰司马相如文采,遂从屏风外窥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佯作不知,当受邀抚琴时,便弹了一曲《凤求凰》,以传爱慕之情。卓文君听出了司马相如的琴意,为他的风度和才情所吸引,产生了敬慕之情。卓文君深夜逃出家门,与司马相如私奔到成都。卓王孙大怒,连一个铜板都不给女儿。
司马相如家境穷困,卓文君在成都住了一段时间后,对司马相如说:“你跟我到临邛去,向我的兄弟们借些钱,我们就可以维持生活了。”司马相如听了她的话,便跟她一起到了临邛,在临邛开了一家酒店。卓文君掌管店务,司马相如打杂。后来,卓王孙也认可了司马相如,分给卓文君奴仆百人,铜钱百万。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双双到成都购买田地住宅,过着富足的生活。
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继位后,看到司马相如为梁王刘武写的《子虚赋》,非常喜欢,以为是古人之作。狗监(主管皇帝的猎犬)杨得意对汉武帝说:“此赋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汉武帝马上召司马相如前来,司马相如说:“《子虚赋》写的是诸侯王,请允许我再作一篇天子的赋。”司马相如作了《上林赋》,更有文采。汉武帝大喜,封司马相如为郎官。
据传,司马相如在长安任职时,打算纳茂陵女子为妾,给卓文君送出了一封13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看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字,无“忆”,岂不是司马相如在暗示已没有以往的回忆了?卓文君心凉如水,复了《白头吟》和《怨郎诗》,旁敲侧击诉衷肠。
司马相如看完卓文君的诗后,既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又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两人白首偕老。后人根据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重谱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