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用道家学说为儒家伦理提供依据
(2023-03-13 07:59:39)
标签:
贾谊汉景帝汉武帝董仲舒《老子》 |
分类: 百家争鸣 |
贾谊最为人称道的著作是《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疏》,说理透辟,逻辑严密,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
贾谊认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要使汉朝长治久安,必须施仁义、行仁政,要爱民,“故夫民者,弗爱则弗附”,只有与民以福,才能得到民附。贾谊在《大政》、《修政》、《论积贮疏》中提出了利民安民的民本思想,主张重视农民,重视发展农业,提倡积贮,提倡俭约,反对奢侈之风。
贾谊指出,危害汉朝安定的首要因素是诸侯王之叛。诸侯王的叛,并不取决于是疏是亲,而是取决于“形势”,取决于他们力量的强弱。贾谊认为:施仁义主要是对民而言的,对于诸侯王,单靠仁义是不够的,还必须靠权势。“强者先反”,应“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在原有的诸侯王的封地上分封更多的诸侯,从而分散削弱他们的力量。后来,汉景帝、汉武帝都实施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之措施。
贾谊认为,对匈奴和亲并不能制止匈奴侵扰,提出“以厚德怀服四夷”,辅以“三表”、“五饵”之术,便可以争取匈奴的民众,孤立单于,并进而降服匈奴。
贾谊认为,阴阳、天地、人与万物都由德生,而德由道生,道是宇宙万物的最终本源,而德则是宇宙万物的直接本源。德有六理:道、德、性、神、明、命;德有六美:道、仁、义、忠、信、密。贾谊用《老子》的道德说为儒家的伦理提供依据,为后来董仲舒吸收道家学说重构儒家学说体系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