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佗(南越王)

标签:
屠睢任嚣陆贾吕后周灶 |
分类: 古代名人 |

赵佗(公元前240年——前137年),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省正定县)人,任南越王66年,是华夏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前219年,秦王嬴政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军下岭南,在番禺(今广州)设南海郡治,由于屠睢在广西战死,任嚣被委任郡尉,赵佗任龙川县令。
前208年,任嚣病重时把赵佗召来,认为可依赖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地形立邦,并让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
前204年,赵佗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南越国北、东、西3面分别与长沙、闽越、夜郎3国交界,南面濒临南海,北至南岭(今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和江西南部一带),西至夜郎(今广西,云南的大部),南至南海(今越南的中部和北部),东至闽越(今福建南部)。
前202年初,汉高祖刘邦立吴芮为长沙王,将长沙、豫章2郡及南海、桂林、象郡3郡封给吴芮。
前196年,刘邦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国,在陆贾劝说下,赵佗称臣奉贡。此后,赵佗引进中原地区的生产技术和文化进入岭南。
前195年,刘邦死后,吕后临朝。前181年,吕后禁止向南越国出售铁器和其它物品,并派遣大将隆虑侯和周灶率兵攻打南越国,但由于北卒不适应炎热和潮湿的气候,纷纷得病,连南岭都没有越过。赵佗随即又宣布离汉,自称“南越武帝”。
前180年,吕后死后,汉文帝刘恒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再次出使南越国,赵佗再次被说服,归复汉朝。
前137年,赵佗去世,终年103岁,葬于番禺(今广州)。
赵佗先人墓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赵陵铺镇,2006年被修为赵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