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

标签:
江苏省常州市 |
分类: 现代名人 |
瞿秋白
1910.7.入常州府中学堂读书。
1916.2.在无锡江溪桥私立杨氏小学任教。
1916.12.入武昌外国语专科学校学英语。
1917.3.入北京大学当旁听生。1917.8.考入免费俄语专修馆学习。
1919.5.任学生联合会评议部评议员。
1919.6.被逮捕。不久被释放。出狱后,与郑振铎、瞿世英等组织“社会实进社”,创办《新社会》刊物。
1920.5.参加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1920.10.以北京晨报馆和上海时事新报馆特派员身份出访苏联。
1921.1.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班任教。1922.1.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一大,并作翻译。1922.2.在莫斯科由张太雷介绍加入共产党。1922.11.出席共产国际“四大”。
1923.1.回国,在上海任《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
1923.6.在中共“三大”上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并参与筹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和社会学系主任。
1924.1.在国民党“一大”上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924.7.兼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
1924.11.与杨之华在上海结婚。
1925.1.在中共“四大”上被选为中央局委员。
1925.5.主编《热血》报。
1926.1.免去在国民党的职务。后肺病严重,进上海宝隆医院治疗。
1927.5.在武汉出席中共“五大”,被选为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央宣传部长。
1927.8.在汉口主持召开中共中央“八七会议”,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主张,被选为临时中央主要负责人。
1928.6.在莫斯科与周恩来等主持召开中共“六大”,被选为政治局委员。会后留在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
1928.7.在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六大”,被选为执行委员、主席团委员及政治书记处成员。
1930.8.回国,在上海重新担任政治局常委。
1931.1.在中共中央六届四中全会上受到共产国际代表米夫及王明等的排挤,被撤销职。
1931.11.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教育委员。
1934.1.赴江西,任中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中央主席团委员兼教育部长。1934.4.兼任苏维埃大学校长。
1934.10.在主力红军长征后,因病留下,任江西分局宣传部长。
1935.2.24.在福建长汀被国军包围逮捕。
1935.6.18.在长汀罗汉岭被杀害,终年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