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里克(嬴克)

(2022-08-30 13:00:47)
标签:

晋献公

荀息

骊姬

晋惠公

郤芮

分类: 古代名人

             里 克(嬴克)

 

    里克(嬴克)

    里克(?——公元前650年),嬴姓,里氏,名克,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晋献公的股肱之臣,能征善战的统帅。

658年,晋献公纳荀息之谋,请求虞公同意晋军经虞南下攻虢。虞公不顾大夫宫之奇的竭力劝阻.同意晋军越境攻虢,并主动提出发兵作攻虢先锋。这年夏天,里克率领晋军,荀息为副手汇合虞军攻占虢都下阳,迫虢渡黄河南迁其都至上阳。晋就此控制了虢、虞之间的要地。

   6551017日,晋献公故技重施,再次向虞国借道,虞国再次同意。晋献公亲自领兵,带领里克等大将南渡黄河围攻虢国上阳。不到一个月,虢国灭,虢公逃亡。晋军凯旋,途径虞国,里克言自己有病,请求驻军于虞国,虞公同意。里克率军开进虞国,乘虞国不备,突袭虞军,尽并虞虢之地,使晋国的领土扩张到黄河以南。

   652年,里克率军在采桑大败狄军,狄人溃败

    晋献公因原配夫人贾氏无子,故又娶自己庶母齐姜,生申生;后又娶翟国狐氏二女,分别生重耳夷吾。申生按被立为太子。但当前672年晋献公伐骊戎得骊姬两姊妹后,事情便发生转变。前665年,骊姬生奚齐。前652年,其妹生卓子。骊姬因受到献公宠爱,便心生非分,欲立己出的奚齐为太子。

    晋献公将三个公子申生、重耳、夷吾分别发配驻守边疆。里克是申生的坚决拥护者,对于骊姬要对申生下手,他不可能坐视不理。骊姬认为里克的功勋太显著,党羽遍布,曾威逼里克勿加干涉,里克不为所动。骊姬使晋献公决定除掉申生。申生无奈,深感天地间无立足之地,自杀。申生的死给了里克极大的刺激,使里克下定了除掉骊姬的决心。

   6519月,晋献公自觉命不长久,将荀息招到自己榻前,拜荀息为相国,主持朝政。几天后,晋献公死。荀息按照晋献公的遗命,奉奚齐为晋侯。

   65110月,里克、邳郑父收买了个大力士,给他换上卫队的服装,混杂在卫队里,在给晋献公办丧事的时候,把幼主奚齐和骊姬刺死在灵堂上。

    荀息把丧事办完后,又召集文武百官把9岁的卓子扶上王座,立为新的君主。

   65111月,里克又杀卓子于朝堂,荀息在悲愤中自杀。晋献公诸公子竟无一人在朝,死的死,逃的逃。

    里克主谋,弑了两个幼主。在申生死后,晋国的诸大夫们便多数心向公子重耳。里克更是认为重耳是继申生后的不二人选。在与朝中大夫们商议后,决定拥立重耳,于是派狐突去翟国请重耳回来做君主。重耳与亲信狐偃赵衰合计,认为太危险,性命第一,回复说:“我父亲在世的时候,我违命出逃;父亲去世后我也没有尽孝,哪还有脸回去当君主呢?”

    重耳的推脱,让里克颇为失望,于是里克便选择重耳弟弟公子夷吾。里克又派人去国请夷吾。夷吾与他的智囊吕省、郤芮一商量:可是可以,但依靠里克继位不安全,里克才杀了自己两个小弟弟,如果他看我不顺眼,没准把我也杀了。郤芮出谋:“要做君主,应有贤臣、睦邻这两条。现在里克一班老臣在朝主事,西边的秦国势力最强,咱们需取得内外的支持,才能返国。”夷吾采纳了郤芮的意见,命人写了封信,托屠岸夷带给里克,信中高度赞扬了里克身居虎穴,铲除奸贼,立了大功,然后又向里克承诺,待自己做了君主后,便封他为相国,并封给里克土地100万亩。同时夷吾还写了一封长信,派人送给秦穆公,求他出兵助自己返国,答应事成之后,将晋国河西的五座城池划归秦国。秦穆公正欲与晋国联手共谋中原,既然夷吾派人来请求出兵协助夷吾回国继位,很干脆就答应了。

   650年,秦穆公派公孙支带兵辅助夷吾回国继,是为晋惠公。秦将公孙支向晋惠公讨要土地,晋惠公有些舍不得,没给。

    晋惠公位后,重用原忠于自己的亲信,对里克的承诺只字不提。晋惠公对里克总是放心不下,担忧自己如奚齐、卓子一样被弑,为了压制里克,晋惠公多安插自己的亲信。里克拥立夷吾没有捞到任何好处,也深感伴君如伴虎,朝不保夕。

    郤芮暗中提醒晋惠公:“里克不满君主夺了他的大权,又不肯给他的封地,早就对主公不满了。不如趁早杀掉,以绝后患!”晋惠公很虚伪的求情:“里克是大功臣,怎么可以杀掉?”郤芮提醒晋惠公:“里克连杀两君,逼死前相国荀息,三思呀。”晋惠公沉思片刻,“你看着办吧!”

    郤芮与里克不和,见晋惠公一动杀心,便带领郤氏亲兵,包围里克家,晋惠公派人向里克喊话:“若果没有您,我就不能做君主。虽然是这样,可您杀掉了两个君主,逼死了一个大夫,做您的君主,岂不是太危险了吗?”里克仰天长叹,英雄末路,拔剑自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曾山
后一篇:叶季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