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公(刘煓)

标签:
刘邦吕雉项羽雍齿刘信 |
分类: 古代名人 |

刘太公(公元前279年——前197年8月7日),名煓(tun),字执嘉,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徐州丰县)人,汉高帝刘邦之父。
刘煓有4子1女,全家都以务农为业。大儿子去世的早,留下一对孤儿寡母。二儿子对农活十分精通,田种的好,积累下一些产业,刘太公很看好这个儿子。三儿子刘邦整天吊儿郎当,不干农活,凭着自己擅长交往的优势在当地做了一个叫亭长的小官,天天领着一帮狐朋狗友回家蹭吃蹭喝,有时候还到大哥、二哥家里去,惹得两位嫂子很不高兴,刘太公也经常数落刘邦,要他多学学二哥。小儿子是刘邦的异母弟,很喜欢读书,多才多艺。
有一次,刘邦以泗水亭长的身份押送一批劳工去骊山,刚出县境,这批犯人跑了不少,刘邦干脆把这些劳工都放了,自己跑进山里躲藏。
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东南)揭竿而起反秦,各地豪杰云集响应,刘邦也率沛县百姓背秦自立。
前205年,刘邦汉军攻陷西楚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之后楚军反攻,汉军大败,刘太公与刘邦之妻吕雉被楚军所擒。前203年楚汉持续对峙,项羽把刘太公押到阵前,威胁刘邦若不投降就煮了刘太公,岂料刘邦回答:“我和你结拜为兄弟,我父亲就是你父亲;你若要煮你父亲,也分我一碗汤吧!”项羽大怒,就要把刘太公杀掉,被项伯劝阻了。后不久,项羽把刘太公与吕雉送还刘邦,换取楚汉以鸿沟为界停战。
前202年2月,刘邦称帝,刘太公在远离皇宫的栎阳居住。刘邦给刘太公安排了一个得力管家,带着一大帮人,负责照顾刘太公的饮食起居。刘邦一改之前的痞气,变得异常礼貌孝顺,每隔5天来栎阳拜见一次刘太公。刘太公管家对刘太公说:您的儿子已不再是您一个人的儿子了,而是万民的皇帝,您虽然是父亲,却是皇帝的臣子。皇帝每次以人主之尊来拜见您,给您行礼,这让皇帝的脸面往哪搁呢?管家还建议刘太公如何应对此事。刘邦再次来时,刘太公提前拿着扫把等候在门口,见到儿子后,边扫地边往后退,以示自己以臣子之礼迎接皇帝。刘邦知晓这是管家出的主意,下令赏赐管家。为了解决看望父亲要不要行礼的问题,几天后,刘邦颁发一道诏书,在诏书中,刘邦把父亲大大夸奖了一番,说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都是太公教育得好,为了报答父亲的养教之恩,正式尊奉父亲为太上皇。
刘邦在大封群臣的时候,连他最讨厌的雍齿都封侯了,而刘邦大哥的独子刘信也有不少战功,却没被封侯。刘太公心里明白:刘邦当亭长的时候,经常带人到大哥家蹭吃蹭喝,大嫂很烦,有一次还故意用勺子刮锅底,提醒刘邦锅里没饭了,刘邦的朋友们见状就走了。刘邦回头看到锅里明明还有不少饭,就对大嫂心生不满。现在他不愿意封大嫂的儿子为侯,是记着当年的恨呢。刘太公出面劝说,刘邦明确地回答“手提三尺剑争夺天下的是我”,言外之意天下是我拼着命挣下来的,您安心养老就行了,最好不要插手。说归说,刘邦还是给了父亲面子,封了大嫂的儿子为侯,名字却教人哭笑不得,竟然是“刮羹侯(刮锅侯)”。经此一事,刘太公再也不插手任何政事了。
在栎阳住了些日子,刘太公闷闷不乐了,刘邦悄悄地向管家打听缘由。管家说,太公一直想念家乡的老哥们儿,以前大家可以经常聚在一起斗斗鸡、玩玩牌,说说笑笑,现在却见不着往日的老哥们儿,没有一个人能和他说说话玩玩啥的,太公心里觉得不是滋味。刘邦听说后,从全国各地找来能工巧匠,由工匠胡宽带领,在栎阳旁边仿照家乡丰邑的模样重建了一座新丰城,并下令让丰邑的居民全都迁居到新丰城,陪伴自己的老父亲。
前197年7月,刘煓在栎阳宫去世,终年82岁,葬于万年(今陕西省富平县杜村镇姚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