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是齐国稷下学宫集体创作的作品
(2021-12-11 12:26:16)
标签:
齐国稷下学宫管仲 |
分类: 百家争鸣 |
战国时期的齐国有当时的文化中心——稷下学宫,稷下学宫的学者专门编写了一部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及管仲学派言行事迹的著作《管子》。
《管子》原有86篇﹐现存76篇。《管子》包括道家、法家、儒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农家和杂家等学派的观点。《牧民》、《形势》等篇讲法术,《侈靡》、《治国》等篇论经济,《七法》、《兵法》等篇言兵法,《宙合》、《枢言》等篇谈哲学及阴阳五行,其余《大匡》、《小匡》、《戒》、《弟子职》、《封禅》等为杂说。总览《管子》全书,内容较为繁杂,但其主流是黄老道家思想,特点是将道家、法家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为法治找到了哲学基础,又将道家思想切实地落实到了社会诸事当中。
《管子》既提出以法治国的具体方案,又重视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既强调以君主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又促进农工商业的均衡发展;既有霸道之策,又主张以人为本;在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抹杀的重要地位。
《管子》论述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认为有意识的人,是由精气生成的。“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把物质摆在第一位。
《管子》载:“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