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是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2021-11-15 07:26:11)
标签:
屈原楚国司马迁 |
分类: 百家争鸣 |
《离骚》是屈原所作,是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离骚》的创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据此则当作于屈原放逐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离骚》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的愿望,和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爱国爱民的感情。《离骚》内容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描述了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二是描述了心灵的痛苦和纠结,进取和退隐的矛盾。全诗的主题思想,即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现了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揭露了贵族集团腐朽的本质,抨击他们颠倒是非、结党营私、谗害贤能的作为。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开创了“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人虽知“路曼曼其脩远兮”,但他始终是“上下而求索”。他清楚地知道,他的品格“不同于今之人”,因而招致“谣诼”诽谤。在这种情况下,连他亲近的人都劝其随俗浮沉,不要“博謇好脩”,可是,诗人却在诗中反复申明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