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兵法》是一部重要的兵家著作
(2021-03-20 09:37:33)
标签:
吴起兵家《吴起兵法》 |
分类: 百家争鸣 |
《吴起兵法》又称《吴子》,是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由战国初期名将吴起所著,今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6篇,分上下两卷。
《吴起兵法》把战争区分为义兵、强兵、刚兵、暴兵、逆兵等不同性质,主张对战争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反对穷兵黩武。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所谓“文德”,就是“道、义、礼、仁”,强调内部要和睦。所谓“武备”,就是“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必须“简募良材,以备不虞”。
《吴起兵法》主张兵不在多,“以治为胜”。训练一支“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投之所往,天下莫当”的部队。要选募良材,重用勇士和志在杀敌立功的人,作为军队的骨干,并“加其爵列”、“厚其父母妻子”。对士卒的使用要因人而异,使“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以发挥各自的特长。对部队要实行士卒同乡同里编组,同什同伍互相联保,以对部众严加控制、严格训练。要明法审令,使“进有重赏,退有重刑,行之以信”,做到令行禁止,严不可犯。要奖励有功者,勉励无功者,抚恤和慰问牺牲将士的家属,以恩结士心,使其“乐战”、“乐死”。要选拔具有"理、备、果、戒、约"五种才能的并“率下安众、怖敌决疑”的人为将。将领必须与士卒同甘苦,共安危,要掌握用兵的四机:气机,能鼓舞士气;地机,能运用各种地形;事机,临事能运用计谋;力机,善于保持和充实力量。
《吴起兵法》强调料敌用兵,因情击敌。针对地理、民情、军队、阵势等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作战方针和战法。例如:对齐作战,“必三分之,猎其左右,胁而从之”;对秦作战,先示之以利,待其士卒失去控制时,再“乘乖猎散,设伏投机”;与楚作战,则“袭乱其屯,先夺其气,轻进速退,疲而劳之,勿与争战”;同燕作战,则“触而迫之,陵而远之,驰而后之”和“谨我车骑必避之路”;与韩、赵作战时,则“阻阵而压之,众来则拒之,去则追之,以倦其师”。
《吴起兵法》主张战前一定要察明敌情。如遇到以下情况,即:敌人不顾严寒酷暑,昼夜长途行军,不管士卒劳苦;或长期滞留在外,粮食、物资耗尽,薪草、饲料缺乏,气候不利,将士怨怒;或人数不多,水土不服,人马患疫病,救兵不到;或长途跋涉,疲劳饥困,解甲休息;或敌将吏德薄望轻,军心不稳,缺乏援助;或阵势没摆好,扎营没完毕等,都应立刻“击之勿疑”。相反,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即:敌地广人富,将领爱护士卒,赏罚严明,任用贤才,兵力众多,武器装备精良,有四邻的支援等,就应该不与接战。这就是著名的“知难而退”的战术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