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帝四经》是托名黄帝的著作

(2021-02-04 08:32:45)
标签:

黄帝

道家

马王堆

战国时期

分类: 百家争鸣

        《黄帝四经》是托名黄帝的著作

 

《黄帝四经》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成书于战国中期。

《黄帝四经》是战国时期托名黄帝的众多著作之一,也是研究道家黄老之学的宝贵资料。《黄帝四经》属于道家学说,但也包含了其他学派的思想,实际上是兼采百家之作。

《黄帝四经》是论述君主如何用“道法”施政之书,包含《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经法》主要论法,《十六经》论策略,《称经》讲施政必须权衡度量,区分轻重缓急,《道原经》讲宇宙观。

《黄帝四经》认为,“道生法”,施政必须依法,强调道与法的重要性。主张收买民心,要“从其俗”,“用其德”,使“民有得”,然后“民畏敬“。强调君臣各守本分,主强臣弱生六顺,主弱臣强生六逆,六顺则大治,六逆则大乱。君臣不失本,不失职,不失天,不失人。反对“君臣易位”之“逆”,“生杀不当”之“暴”,认为“逆则失本,乱则失职,暴则失人”,“审知四度,可以听天下,可以安一国”。

《黄帝四经》倡导“执道者之观天下也,无执也,无处也,无为也,无私也”,即是把无为与道法相结合,如此无为,实为有为。

    《黄帝四经》强调民心之重要:“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时,时之用在民,力之用在节。知地宜,须时而树,节民力以使,则财生。赋敛有度则民富……兼爱无私,则民亲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西王母(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