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是华夏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2021-01-03 09:28:10)
标签:
左丘明周穆王齐桓公晋文公楚昭王 |
分类: 百家争鸣 |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的左丘明所撰。《国语》是华夏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末期(约公元前947年——前453年),前后约500年。《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
《国语》全书21卷,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8国记事。
《周语》3卷,记载了西周周穆王、周厉王直至东周周襄王、周景王、周敬王时有关“邦国成败”的部分重大事件,反映了从西周到东周的社会变化的过程。
《鲁语》2卷,着重记载鲁国上层社会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行,反映了春秋时期鲁国的社会面貌。
《晋语》9卷,篇幅占全书三分之一强,它比较完整地记载了从晋武公替为诸侯,晋献公之子的君权之争,晋文公称霸,一直到春秋末年赵、魏、韩三家灭智氏的历史,时间长,分量重,所以有人把《国语》称为“晋史”。
《郑语》1卷,记载史伯向郑桓公论西周末年天下兴衰继替的大局势。
《吴语》1卷、《越语》2卷,记载春秋末期吴、越争霸的史实。
《国语》所记事件大都不相连属,且偏重记言,往往通过言论反映事实,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
也有许多人认为《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他们认为:《国语》并非出自一人、一时、一地。它主要来源于春秋时期各国史官的记述,后来经过熟悉历史掌故的人加工润色,大约在战国初年或稍后编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