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论述了儒家的修养方法
(2020-12-10 10:29:57)
标签:
曾参儒家孟子《小戴礼记》商汤 |
分类: 百家争鸣 |
《大学》是一篇论述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散文,收在《小戴礼记》第42篇,相传为春秋时期曾参所作,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几乎成为读书人的标准理想。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总结了儒家的道德修养理论、基本原则和方法。
《大学》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纲领。 “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进行自我修养,还要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止于至善”就是将道德品质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
《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环节,强调修身就是关注自我,认识自我,审视自我,完善自我。修身是治人的前提,修身的目的是为了平天下。商汤刻在浴盆之上用以自警的铭文“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只有把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才能治理好辖区;要治好家庭,就要以身作则,进行自我修养;要作自我修养就要端正思想,遵守行为准则;端正思想就要做到真诚,心灵纯洁,排除种种私心杂念;而要意念诚实就要增长知识,不至于陷入愚昧、偏执;而增长知识,就要研究事物,以防止被他人之说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