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成书之迷
(2020-09-07 09:17:14)
标签:
大禹伯益王子朝刘向刘秀 |
分类: 百家争鸣 |
《山海经》是一部记录华夏远古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书。《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其中14卷为东周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山海经内容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羿射日、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相传《山海经》的原作者是大禹和伯益。近代许多学者则认为《山海经》是由东周春秋时期追随王子朝南迁的官员学者及后裔长时期翻译添补编辑创作的,是从禹代的《五藏山经》、夏代的《海外四经》、商代的《大荒四经》、周代的《海内五经》4部古籍中的资料改写而成的。《山海经》中的大量内容,当源自周王室图书馆收藏的典籍资料,其中不乏前朝历史档案记载的上古历史传说,以及各诸侯国的文书和采自民间的神话故事。上述典籍资料其他人是难得一见的,但却是随王子朝奔楚的史官或其后裔能看到的。
公元前516年,荀跞、赵鞅率晋军进攻周都,原在周室称王的王子朝被击败,王子朝带着周室典籍、礼器,在召、毛、伊、南宫4大家族追随下,南奔楚国寻求庇护。在王子朝一行中,既有王室成员、世袭贵族,也有供职于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吏和学者。王子朝一行所携带的周室典籍,应当包括前朝(指商代、夏代及更早时代)的文献文物,以及周代列王的档案资料。
前503年,周敬王派人刺杀了王子朝,大批周室典籍失踪。
2019年8月,考古人员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龙窝村夏庄小组东北侧,发掘出一处东周时期贵族墓葬群,据此判断,王子朝当年可能只逃到楚地南阳,并未到楚都。
前26年,汉成帝命光禄大夫刘向等人对各类古籍进行大规模的编校整理,其中即包括《山海经》的编校工作。前5年,刘向之子刘歆(后更名为刘秀)子承父业继续古籍整理工作,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版本《山海经》均源于此。
东晋学者郭璞对《山海经》进行了校订和注释,从此《山海经》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