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评不是史
(2020-08-09 14:40:12)
标签:
孔子胡适徐复观《左传》《公羊传》 |
分类: 百家争鸣 |
《春秋》即《春秋经》,是华夏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历史,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语言极为简练,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微言大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自西周起,就有太史官之职。《春秋》是由鲁国史官记录的240多年的春秋时期各国大事,全文16000多字。
学术界对于《春秋》的史学价值存在质疑,胡适认为:“《春秋》那部书,只可当作孔门的参考书看,却不可当作一部模范的史书看。后来的史家把《春秋》当作史的模范,便大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历史的宗旨在于说真话,记实事。《春秋》的宗旨,不在记实事,只在写个人心中对实事的评判。”徐复观也说:“《春秋》是经不是史。”
前一篇:鲁定公(姬宋)
后一篇:《尚书》是华夏最早的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