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

标签:
中国名人安徽省绩溪县白话文丁文江徐志摩 |
分类: 现代名人 |
胡
1906.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学习,接触新学,信奉进化论。
1910.7.赴美国康乃尔大学学习。1915.9.转学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美国哲学家杜威。
1917.1.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白话文。
1917.7.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出任北京大学教授,与陈独秀等编辑《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1919.6.主办《每周评论》,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
1920.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文诗集《尝试集》。1922.与丁文江等创办《努力周报》。1923.主编《国学季刊》。
1926.任北洋政府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委员。
1927.改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兼秘书。
1929.与徐志摩合办《新月》杂志。
1931.任北平大学文学院长,并创办《独立评论》。
1937.8.任国防参议会参议员。
1938.9.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促使美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
1942.改任行政院顾问。
1945.3.与宋子文、顾维钧、董必武、张君劢等赴美国出席旧金山联合国会议。
1945.19.任北平大学校长。1948.兼任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4.赴美国定居,任普林斯敦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
1952.2.被联合国文教组织聘为“世界人类科学文化编辑委员会”委员。
1957.11.赴台湾定居,担任台湾当局中央研究院院长。1959.2.兼任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主席。
1961.作“科学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改革”演讲,抨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借以指责国民党缺乏现代民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