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香港股市近40年历史发展的启示

(2018-11-13 16:45:00)
标签:

转载

 20世纪六十年代末,香港恒生指数还不到200点。1973年3月恒生指数攀上1700多点。随后又重回200点之下。

七十代末、八十年代初,恒生指数慢慢攀回1800点水平。1982-1983年,恒指由1800点跌回至600多点。1983年10月港府实施港元联系汇率和1984年底《中英联合声明》,1984年恒生指数由700多点开始启动,1986年创下历史新高,1987年初突破2000点,随后在半年多时间内又由2000点冲上3900多点。1987年10月香港股市受美国股市影响大幅下挫,狂跌至2000点下方,在两个月后又随美股迅速反弹,重新站上2000点之上。1988至1990,恒指三年振荡攀升。

九十年代上半期相继突破5000点、6000点,直到1994年冲上12500多点,1995年回落至7000多点,1996、1997再展强劲升势,于1997年2月创下16800多点的新高。1997年下半年至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风波的冲击,回落至6000多点。但自1999年开始恒生指数牛市再现。



据全景网2007年5月6日讯过去的一周,美欧股市全面向好,美国股市更是叠创新高。香港股市跟随外围股市走好,5月4日周五恒生指数收市价创出20841.08点的历史新高。香港股市市值也大幅攀升,至5月4日收市,香港股市市值已达至历史新高的14.6万亿。



香港股市呈现如下规律(或者说“趋势”):

1、港股经历了6次牛市5次熊市,牛市和熊市相互间隔,且牛长熊短;

2、社会财富增加和资本的时间价值总是不断推高股市,长期来看,指数涨无止境;

3、涨幅过大是市场走熊的主因,突发事件是股市转折的导火线,但是牛市和熊市各自的平均时间跨度越来越小,持续时间越来越短;

4、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指数的波动幅度越来越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趋势还会更加明显;

5、港股受国外股市的影响很大,其投机性也越来越强。



香港股市的上述特点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和借鉴:

1、股市有牛必有熊,因此选择好的品种,耐心持股,是看似愚笨实际却极为聪明的做法;

2、投资者要密切关注市场,对突发事件必须迅速作出正确的反应;

3、信息社会股市与经济的关联性越来越大,经济波动的周期越来越短,造成股市的周期也相应缩短,投资者更应加深对经济本身的了解,树立适应市场的投资理念;

4、资本市场的日趋完善和成熟,管理层对市场的调控能力和投资者对股指波动的心理承受能力亦越来越强,所以投资者无须追涨杀跌、激进炒作,稳健投资同样收益匪浅;

5、开放条件下的资本市场,受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影响很大,金融市场多米诺骨牌效应日益明显,这要求投资者必须具有全球战略眼光,深入研究国际金融市场、商品市场,密切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才能在证券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香港股市发展历史

1866年 非正式证券交易市场成立。
1891年 香港经纪协会成立,证券交易市场正式开始。
1914年 香港经纪协会易名为香港经纪商会。
1921年 香港第二间交易所 — 香港股份商会成立。
1947年两所合并成为香港证券交易所,合力重建二次大战后的香港股市。

六十年代

银行风潮令不少公司被迫减少向银行借贷,转向股市集资,从此活跃了香港股市。

1969年 远东交易所成立。

七十年代

港股于1973年创1774.69点新高后74年暴跌至150.11点。同期两间证券交易所成立。

1970年 金银证券交易所成立。
1971年 九龙证券交易所
1973年大市于3月9日创出1774.69点新高后,因假股票及石油危机而大跌至1974年的150.11点。
1976年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成立,让投资者可透过逾130家交易所参与者买卖期货及期权合约。

八十年代

港股经历三次大起大落,分别于81年、87年及89年。同期四间证券交易所合并成为香港联合交易所。

1980年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成立。
1981年物业市道强劲带动港股见1810.20点的高位,但由高通胀带来的高息潮使香港地产陷入低潮,加上1997回归问题使港股大跌至1982年12月的676.3点。
1984年中英草签了中英协议,物业市道复苏,出口转旺及中国大陆开放,带动香港经济,港股重拾升轨。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九龙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合交易所合并,并采用计算机辅助交易系统进行证券买卖。同年港股冲破1973年及1981年高位。
1986年 10月1日港股见3968.7点高位后因美国股灾及香港停市,港股大挫至12月的1973.96点。
1987年至1989年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成立。同年年中港股升至3329.05点,其后因故而下挫至2022.15点。

九十年代

港股经历两次大起大落,分别于1993年及1997年。1998年港府更因抗衡炒家操控本港金融市场而入市购买逾千亿蓝筹股票,令恒指由6454点反弹。

1990年 港股7月见3559.89点后因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而下跌。
1991年 11月后中英达成新机场备忘录,港股因海外资金相继入市而逐步上升至1992年8月的9239.67点。
1992年 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投入服务。
1993年 外资大量涌入,恒指急升12599点。
1994年 17间上市公司股份可沽空买卖。同年因美国突然加息,外围债券市场下跌及部份资金撤离香港,令恒指挫40%至接近6900点。
1995年期权交易市场成立。同年美息见顶及香港公司盈利回升,港股亦回升。
1997年恒指见16820点新高后,因国际炒家狙击港股汇而急挫五成,港息更一度抽高至300厘。
1998年8月港府入市干预,买逾千亿蓝筹以抗衡炒家操控港股、汇市及息口,令港股反弹至2000年初的18000点。
1999年 创业板股票市场于年底成立。

千禧年

港股升至18000点后回落至12000点水平;创业板指数更跌至7月份的239点新低。

2000年中香港联合交易与香港期货交易所实行股份化后,与香港中央结算合并成为香港交易所,并于2000年6月27日以介绍形式在联交所上市(上市编号:0388)。同年由于加息、原油价升及科网股泡沫爆破,港股由18000点下跌至14000点水平后于14000点至16000点之间徘徊,创业板则由3月份的逾千点高位下降至年底的300点水平。
2001年 美国经济放缓拖累本港经济,加上 “911事件”发生,令港股由年初的16000点水平持续下跌,最低跌至8894点。
2002年美经济自谷底大幅反弹,于第一季国内生产总值按季录得6.5%的增长,带动港股一度升至12000点水平。惟其后受美经济增长减慢甚至有机会陷入双衰退的危机,加上美会计丑闻不断,美股道指于7月跌至7533点低位,港股亦回落8772点低位。
2003年前8月恒指因SARS疫症肆虐本港而跌至8332点低位,其后大陆放宽国内人士到港旅游的限制及推出CEPA等多项利好政策,令恒指大幅反弹至万点以上。
 
编者按:香港股市六十年末仅200多点,如果有人说香港股市40年后将增长150倍达到3万多点,我相信有多少人说这个人是疯子,而就是在最疯狂的70年代1700多点(注意,此时是投机盛行,没人谈投资的)时,有人说30年后会涨20倍达到3万点,这个人不是关进疯人院也会被人笑死的。而今天,中国股市下跌了30%以上,我站出来说中国股市42年后要涨200倍达到100万点以上,难道也是一种疯狂吗?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