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孔林光影远,圣贤百代犹余辉

千载孔林光影远,圣贤百代犹余辉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后裔的墓地,位于曲阜老城北郊,是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死后,弟子们将其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初期“墓而不坟”。如同孔庙、孔府,历代皆对孔林重修、增修,现总面积约三千余亩,比故宫大两倍多。围墙约十五华里。
孔林原称至圣林。孔氏后代从其冢而葬,既春秋之葬,亦有秦汉唐宋明清之墓,迄今为止有超过10万人埋葬在这里。成为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历史的绝佳地。形成现在孔林。 从子贡为孔子守墓植树起,有各类古树名木10万多株。
古代礼制皇帝墓称“陵”,王公大臣的称“墓”,老百姓的为“坟”。千古圣人孔夫子独一无二,讲礼制,不逾矩,故将孔子墓地称为“林”,以示尊敬和区分。后来武圣关羽洛阳葬头的墓也称为“林”,在当阳葬身墓称为陵,因明清时被追封关羽为帝。而袁世凯葬安阳墓因多数不同意称“陵”,而为“袁林”。
南门到孔林约一里神道,起首是明万历建高大巍峨,造型优美的六柱五间石牌坊。刻盘龙翔凤、祥云吉草,图案精美,气势宏伟,楷书题“万古长春”,笔墨沉厚,字体端庄。石坊东西各有一方亭,东立当地官员制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道巨碑。西为次年立的阙里重修碑。
牌坊向北的孔林神道,九铺石板面道,平整笔直。行道古柏矗立,久经风霜,枝丫残缺,仍苍劲挺拔。低矮翠柏,碧绿繁茂,欣欣向荣。秋日和煦,天青云淡,千年老树屹立,辉映万古长春。孔林园区颇大,外听工作人员劝说,老年人适合乘坐园区观光车游览,遂跟车游。
孔林门前有明永乐年间“至圣林”木牌坊,四柱三间,琉璃瓦庑殿顶,斗拱繁复,彩画精细。幸好听从了劝说坐车,观光车从右到左,绕孔林内部道路一大圈,即见识了孔林的规模空前巨大,也听说了一路有趣有关的讲解,否则还真没有精力体力,步行完成全途旅程。
孔林也是我国最大人造园林,有数百种树木10万多株。林树繁盛,万木欣欣,绿荫掩映,青草茵茵,碑石仪亭不断闪现眼前。经原鲁国护城河洙水河畔,两千多年积十余万坟莹,密集掩埋。孔林虽大,下葬人亦多,土地有限,孔林地下已有好几层坟墓层叠堆砌掩埋了。
孔林中不乏孔氏后代名人,如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明末清初著名剧作家的孔尚任,其代表作历史传奇剧本《桃花扇》,问世三百年来长盛不衰,被改编为多个剧种演出。他却屡试不第,中年隐居曲阜石门山。康熙来曲阜祭孔,为引驾官,任过国子监博士,并给皇帝讲经。
过去孔林亦有规矩,嫁出去的女儿、男性未婚者、孔家出家人、犯罪判刑之人、改嫁易姓或入赘赐姓孔的,皆不得在其中安葬。据说孔林中亦无蛇鼠乌鸦栖息侵扰,主要孔林多栽种桧柏和楷树,驱鼠蛇花草,散发出味道;入墓安葬或使用硫磺、朱砂、亦有驱虫鼠鸟作用。
两千多年来,各朝代帝王及文人名士在孔林留下了大量墨迹碑刻,除一批著名汉碑移入孔庙,尚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3600多块,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碑林。林内尚有李东阳、严嵩、翁方钢、何绍基、康有为等明清书法名家亲笔题写的墓碑。
内神道前有元至顺年间建宣圣林门一座,俗称二林门。上建观楼,是在鲁国故城北门遗址上所建,清雍正年间改为至圣林。自此步行进入孔子三代的墓地。两边古柏右侧73棵,左侧72棵,对应孔子寿辰及其三千弟子中特别优秀的72人,诸如曾子、子路、子贡等。
甬道两侧参天古柏,伴随宋宣和所刻石表、文豹,独角甪瑞、石翁仲各一对,忠诚守卫着孔子三代陵墓。原宋代的石翁仲移至子思墓前,现为清朝所刻。孔子享殿明弘治十年建,清雍正重建,为祭祀摆香坛,宣读祭文。据说朱德总司令曾在此殿召开军事会议,而在特殊年代逃过一劫。
享殿供桌壁挂孔子画像配乾隆大成殿联,有清代乾隆的《谒孔林酹酒》词:“宫墙亲释奠,林墓此重来。地辟天开处,泗南洙北隈。春鸣仙乐鸟,冬绿石碑苔。教泽垂千古,泰山终未颓。”的青石御碑。众多花篮摆放先师画像下,游人至此,皆驻足抬头瞻仰。
孔子死后,弟子们从家乡带来各种树,植于孔子墓旁,寄托哀思。子贡从卫国带来一棵楷树苗栽植于此。悠悠岁月流转,其他树木陆续枯死,唯子贡所植楷树独存,直到清初遭遇雷火,仅存一段枯树桩。在享殿右后盖小亭以保护,名曰“楷亭”。人说是子贡对老师缘深。
过享殿,左边花棂矮墙后松柏树下便是孔子的墓冢,青草下封土高约5米,有石碑、石供案、石鼎、石拜台等。而孔子初下葬时,弟子们仅挖坑掩埋,“墓而不坟”。后孔子地位不断升高,墓地规模不断扩大,汉修墓前石台,唐时以泰山上封禅石筑砌,明清时又予扩建。
墙外高低二通石碑,前碑描金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为明正统八年(1443年)所立。孔子在唐、宋代皆封文宣王,碑文“王”字中仅有的一竖划拉得特别长,远看去就像个“干”字。据说是因为有皇帝来祭祀,可以拜师但不能拜王,故写这样。类似的变通,例子不少。
孔子墓旁不远留有“远代诸墓望祭之坛”,为祭祀孔氏远代各支宗亲及孔氏无嗣诸墓的地方。孔子墓东为其子泗水侯孔鲤墓,鲤五十岁先孔子而逝。南为其孙“沂国述圣公”孔伋(子思)墓。墓葬布局据说为三墓成品,携子抱孙,人丁兴旺。一般人是不敢用,因德不配位。
孔子墓旁有子贡结庐守墓处。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十七岁拜孔子为师,列孔门十哲之一。善于辞令,经商于曹、鲁,富得千金,被孔子批评。历仕鲁、卫,出使游说,促吴伐齐救鲁。孔子去世,弟子三年而去,子贡独守墓六年,浓厚师生情谊令世人感动。
1966年冬谭厚兰率人铲平孔子坟墓,砸烂先师文宣王碑,至今留痕,并掘七十六代孙孔令贻坟墓。曲阜三林共计有一千多块石碑被砸断或推倒,烧毁、毁坏文物六千多件,十万多册书籍被烧毁或被当做废纸处理......。游三孔景区,深感历史文化厚重,亦让人心情沉重。
正是:
密林土堆文灿烂,楼台往事不如烟。长河永流源途守,续古创新唱凯旋。
途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