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艺术灿多姿,聊城山陕看会馆

标签:
聊城旅游山陕会馆大戏台关羽正殿春秋阁 |
分类: 国内旅游 |
我国会馆从明代初始,伴随商贸的逐渐发展。兴盛于清代,在全国大小城镇建立起来,在民国时期衰微。主要有同乡会馆、商人会馆和科举会馆等。同乡组织为“会馆”,同业组织称“公所”。会馆大都具有祭示、接待、商务、管理、公益、娱乐等综合性功能,也是客商所在地方的门面,都会不惜举巨资花大力气建设。山东聊城山陕会馆便是其中佼佼者。
该会馆位于聊城市城南京杭大运河西岸。随着运河漕运通衢,南上北下的船舶客商,络绎不绝,侨寓旅舍几不能容。于是山西、陕西商人集资始建于清乾隆八年,至嘉庆十四年,筹建山陕会馆,共历时66年建成。会馆碑记耗银6万零465两6钱9分,方具如今规模。不得不赞客商们精明能干,办大事,银子可以花费如流水,但账目必须实在,清清楚楚。
山陕会馆为供奉武圣关羽庙宇并与商业会馆相结合的古建筑群。为聊城八大会馆之首和唯一完好保存下来的会馆,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是全国现存会馆第二大会馆。占地五亩七分,含山门过楼、戏楼及左右看楼、钟鼓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160多间。
该会馆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璀璨多姿,错落有致,装饰华丽,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其石,木,砖雕和绘画更称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品,其匾额、楹联上所刻楷行书文字,为书法家所称颂。其精妙绝伦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国内罕见,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山门牌楼四柱三间,翘檐稳重;斗拱苗条饰彩,状卷云,形优美。门楣石刻饱满大字“山陕会馆”,大气宏伟,壮丽精致,饱含历史气韵与艺术内涵。四圆润石狮守门,门坊木刻人物花草麒麟虎驼,门楣青石浅雕卷云与蝙蝠图案,精细繁复,巧夺天工十分罕见,让人驻足。
正门楹联,“本是豪杰作为只此心无愧圣贤洵足配东国夫子;何必仙佛功德惟其气充塞天地早已成西方至人。”武神对文圣,气魄宏大。另有石匾楷书“履中”、“蹈和”。砖筑八字影壁,左书“精中贯日”,右为“大义参天”。 皆字迹雄浑沉稳,实乃书法中之瞩目精品。
过山门与大殿之间,便见会馆坐东面西之二重檐两层戏楼。顶覆绿黄两色琉璃瓦,正脊为歇山式,左右各复出歇山,合成十翼角飞跃张扬势。戏楼后山墙中有甬道从戏台下穿过通往庭院。戏楼台前左右两侧为南北看楼,钟鼓楼位于两看楼旁,屋脊及挑角飞檐处均饰以龙兽鹅吻。过去在关羽单刀赴会的日子(5月13)和其生日(6月24)会馆将连唱三天大戏。
于院落中央昂首挺立的两株古槐,树龄长达570余年,比会馆还年长两百多年。高大挺拔,枝干遒劲,生机勃勃,遮天蔽日,为会馆大院增色不少,被人们称为鲜化石、活古董。是在修建会馆前就茂盛生长于此处,山陕会馆借此古地老树为坐标修建,以鲜活故景取胜。
正殿三间亦祭示忠义仁勇的关羽,故该会馆亦称关帝庙。关羽据说以打铁营生,仗义杀人亡命在逃,推车贩枣,后追随刘备建立蜀汉立功。以其贩枣生涯也算行商之一,被称义薄云天,忠勇过人,关帝庙并同会馆也不离谱。正殿檐廊下悬匾额“大义参天”。
献殿内为摆放供品。殿中偏后部有一暖阁,阁前供有关圣帝君、关平和周仓三尊雕像。关圣帝君神像身穿刺绣滚龙袍,鎏金冠旒,威丽端正,俨然帝王形象。正殿大厅便是聊城客商们聚会“祀关帝,联乡谊”商办议事的地方。殿前有十二雕龙石柱,并刻颂关羽楹联。
正殿两旁的南配殿,亦称文昌火神殿,是众商户祭祀文昌火神的处所。从其联“位南天以居尊神,焰荧荧临斗柄;邻北极而宰化星,精朗朗俯魁垣。”来看确为同时祭示火神与文昌神君。北配殿即财神殿,是众客商祈祷发财的地方。聊城会馆整体布局紧凑,错落有致。
会馆最后面是春秋阁,面宽三间,上下两层,阁前廊下四根木檐柱高撑二楼,显得楼阁高大阔气。花式斗拱抬梁结构,抬起单檐歇山灰筒瓦顶,尤显华丽。最漂亮的属前廊额枋的上下六长条木刻,皆为透雕戏曲人物、牡丹、金瓜、花卉等等,活灵活现,让人叹为观止。
因地面积有限,会馆大多建筑之间结构讲究,多有拐角过楼、走廊夹楼、拱门梁殿相连接。皆修建别致有型,高低错落,大方得体,并具较强的艺术美感。即是说,聊城会馆不论整体结构,还是组成单元,端庄整齐,舒适漂亮,皆古色古香、历久弥新,有很强的吸引力。
会馆后面修建有结义亭花园,建有碑林。会馆存有历年重修碑刻大小十九幢,其石雕檐柱,浮雕、透雕的精美木质额枋,石雕狮子、大象、麒麟,照壁花鸟、山水等石刻、柱础的花草鸟兽等多种装饰,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商贸、书法、绘画、雕刻艺术有极高资料价值。
聊城山陕会馆自清代乾隆八年始建,随着运河漕运的畅通和商业繁荣而兴盛,因漕运废止而冷落。1925年,军阀土匪入聊城,将山陕会馆洗劫一空。1938年日寇侵占聊城,火烧会馆。山陕会馆是历史上聊城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的见证,历经磨难,保存至今,实属不易。
正是:
沧桑会馆商务史,雕琢精细砖木石。关刀狼毫文武俱,家园繁盛时可期。
途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