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绝妙城隍庙,能工巧匠技艺高

标签:
三原旅游城隍庙铁旗杆精美建筑精美砖石木雕 |
分类: 国内旅游 |
三原县隶属陕西省咸阳市,因有孟侯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汉惠帝四年,置池阳县。南北朝北魏,置三原县。有唐李渊献陵、唐李炎瑞陵、唐李湛庄陵、李靖故乡等国保文物景点五处,省保17处。是著名爱国诗人、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的故乡,亦称书法之乡。





来到三原县主要是来欣赏我国最出名的三原城隍庙。城隍庙前有宽大广场,方便停车。旁边很多商店和当地小吃,享用了三原县有名的赵家祖传老号千层油饼,面皮酥亮油香,配豆浆咸菜佐食。对于成都人来讲,工艺不错,味道平常,不过体会当地名小吃亦是旅游趣味。
咸阳三原县城隍庙在全国城隍庙中首屈一指。不仅总建筑面积达13390平方米,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且砖、石、木雕样样俱全,无处不雕,无雕不精,人物形神兼备,凝结着民间高度的文化传统与审美创造性,堪称建筑雕刻艺术的宝贵殿堂。
城隍庙前的砖石照壁,四角透雕龙风,砖雕卷草细腻,琉璃瓦顶,龙腾水花。中间为鲤鱼跃龙门化神龙盘旋穿越殿堂的砖雕。庙前两根铸铁旗杆13米余,双龙盘旋其上,重达两万余斤。汶川大地震将西面旗杆震倒摔碎。后以东面铁旗杆为型,三维激光扫描后复原。
城隍庙宏伟气派的木大门让人眼前一亮,前后两门一院相连,匾额分别为威灵昭应祠和显应城隍庙。重檐斗拱七八重,覆绿色琉璃瓦顶。屋脊上两看家狗相对,脊段卷龙相守,两边装饰琉璃红黄大花朵。檐脊上亦狗龙看守。既高大威猛,亦厚重稳健,更气派十足!
城隍庙崇祀中国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祇,故脊刹塑立忠诚看家狗是极稳妥放心。神灵大多由当地功臣英雄充当。该庙供奉唐代名将三原人李靖,字药师。隋将韩擒虎的外甥。刺史孙,太守子。归唐后平突厥、吐谷浑等、请兵讨高丽年老未许,多有功绩。陪葬昭陵。
三原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八年,朱元璋敕封修建,明清多有增修整建。清咸丰二年,由三原望族、内阁中书李锡龄夫人刘恭人,出资四万余两白银,历时三年整修庙内建筑、油漆彩绘、重塑神像。用工三万多,木材数百立方,为三原城隍庙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维修。
三原城隍庙有600多年历史,规模庞大,面南背北,庙内神道为中轴线,均衡对称,大门、牌楼、东西走廊、石牌坊、戏楼、东西庑殿、钟鼓楼、大殿、陪殿、明陻亭、财神殿和寝宫等四重牌坊、牌楼,五座重檐殿楼四十多座建筑共115间。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建筑中部第四道木牌楼,为全庙最大和华丽出彩的一座。四立柱由八侧三角支撑,抬起彩绘重叠扩张的斗拱,承担琉璃瓦歇山顶。堪称毕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连钟鼓楼也比一般寺庙色彩华丽,雍雍华贵。因城隍老爷夜晚办公,故这里是钟楼在西头,鼓楼位东边。
每座建筑结构严谨,皆有其独特的设计和装饰。琉璃盖顶金碧辉煌,肃穆壮观,富丽堂皇。室内雕梁画栋、流光溢彩,美不胜收。每座建筑物砖雕、木雕和石雕的精美工艺,充分展现了明代建筑的精湛造型艺术魅力。游人到此无不震撼叹服古代匠人高超的技艺水平!
城隍庙的戏楼琉璃盖顶,戏楼额方、雀替等有木雕苍龙鸣凤、雄狮麒麟等吉祥组图。院中八角铸铁香炉八龙衔环定位,青狮艺人据顶,莲花卉页护围,十分精致。照壁有精美细腻牡丹盛开,凤凰翱翔砖雕,精美绝伦。御书楼有九级台阶,藏有明代皇家敕书多种。
山门内东西两边是牌廊,上面镶嵌着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石刻,因其表志尽文畅,书法飘逸,雕刻精湛,故有“三绝碑”之称。据说这《出师表》和岐山五丈原的出师表一样有名。庙内还展出于佑任书法真迹极为珍贵,也有三原艺人精彩剪纸艺术作品。
这个按宫廷标准修建的国宝级建筑群在建国后曾当做学校和文化馆,80年代收回。现三原县博物馆也设在城隍庙内,收藏了近三千件珍贵文物和一百多通碑刻、大小各类陶俑,成为旅游者到三原必去文化景区。可惜这里展出不少碑刻有很多不同时期的毁损。
三原城隍庙建筑宏伟精妙,相继电影、电视剧取景拍摄的有《太极神功》,《黄河大侠》、《李信与红娘子》、《慈禧西行》、《桃花满天红》、《东陵大盗》、《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影视剧27部。说明三原城隍庙在导演比较挑剔的眼光下也是魅力十足,观众缘极好。
正是:
楼亭牌坊聚古庙,石木砖雕技艺高。精美绝能饱眼福,有幸曾来游一遭。
途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