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锦绣新古镇,廊桥夜艳瓦氏光

标签:
靖西旅游锦绣古镇风雨廊桥火塘夜舞瓦氏夫人 |
分类: 广西旅游 |
广西靖西素有“小昆明”、“小桂林”之称,自古有八大景(通灵大峡谷、鹅泉风景区、古龙山大峡谷、旧州老街、渠洋湖、巴泽梯田、爱布瀑布群和三叠岭瀑布)。曾两次经过靖西,游览鹅泉。其山间泉林竹水,小巧玲珑,典雅优美的风景,令人难以忘怀。
而今靖西又有了第九景。这是国开金融、伟光汇通旅业投资12亿元,占地365.78亩,依托当地秀美自然环景、壮族特色文化历史,经两年精心打造的锦绣古镇。虽仅有仿古建筑,文化古韵虽不足,面积不大,却有声有色,有光有味,有人有情,游过无憾。
伟光汇通旅业打造的古镇有十多个,有幸去游览过其中2014年开街的广西田阳田州古城和2018年开街的零陵古城。不得不说这些打造的新形文旅小镇景色靓丽,古韵新景交流融合,不仅保留了原来文化遗产,也添加更多具时代感的趣味享受。
锦绣古镇并无悠久历史和人文古迹,在古镇中心有瓦氏夫人广场,还有山歌、锦绣广场,民俗体验、非遗拾珍等街区,民居民宿客栈,特色商业、休闲娱乐、小吃烧烤、灯笼铜鼓、绣球壮锦等一应俱全。2017年开工,2018年开街。2019年华丽转身成为4A景区。
经过整治的河道流水清凉,水草茂盛,鱼儿欢腾。大桥宽阔平整,新修而古雅的风雨廊桥雄踞河畔,雕梁画栋,檐角高挑,壮观靓丽,气势非凡,描摹出一幅壮乡古镇的繁华风景,吸引游客前来拍照。可以直接开车进锦绣古镇指定停车场,游览出行十分方便。
虽然锦绣古镇不能与广西的黄姚、杨美及兴坪等历史文化古镇相比较,不过锦绣古镇的灿烂夜景却要胜出上述传统古镇。夜幕还未落下,整个古镇已灯火通明。广场上大铁火塘的木材就燃起熊熊大火,当地人和游客都被聚集在这里,唱歌跳舞,热闹异常。
灯火通明的风雨廊桥和鼓楼吸引来摄影者,高墙挂满红灯笼,街面中间悬挂装饰彩灯,变换色彩的电光流苏让古镇有了梦幻般感觉。各种特色餐招牌很吸引人,不同的餐饮美食小吃店就有了比白天更兴旺的人气。夜间无演出的戏台广场,成为勇敢孩子们的滑轮乐园。
铁质大火塘旁边有蛙图腾的变形造型。壮族崇拜包括土地、牛、花婆(生育女神)、狗、蛙等神。认为蛙不仅掌管风雨,而且繁殖能力极强,在生产水平低下的古代极为重要。广西一些地方禁止吃青蛙,如田东、凤山、东兰、来宾等。在海南,蛙也是黎族人的图腾。
锦绣古镇最精彩的时间是农历三月三的壮乡民歌节,此时载歌载舞,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曾有人吐槽锦绣古镇的风雨廊桥和鼓楼是侗家的。其实不只侗家有风雨廊桥,中国廊桥之乡是汉族人居住的浙江泰顺。鼓楼确实为侗家标志建筑,借给壮家打扮一下也可以的。
古镇瓦氏夫人广场旁有个最堂皇的餐馆岑府,旁边有瓦氏夫人的骑马石像。细查后,不禁令人吃惊。南北朝花木兰替父从军,虽脍炙人口影响深远,毕竟是文学作品。而靖西岑府瓦氏夫人在五十余岁替年幼曾孙带兵叱咤战场大败倭寇确属史实,有明嘉靖帝的圣旨。
瓦氏夫人本名岑花,明朝1498年出生广西归顺州(今靖西),其父是当地壮族土司岑璋。因土司之间常因人口土地互相争斗,故从小和兄弟们学习各种武艺。13岁嫁给岑猛为妻,因同姓通婚故改瓦氏。可岑猛经常侵扰四邻,攻城略地。后岑猛兵败,被岳父毒杀。
1553年,倭寇再次入侵江浙沿海,朝廷征调广西土司出兵,52岁的瓦氏夫人请求允许替曾孙带兵出征。督府张经准许并授女官参将总兵,共计俍兵(广西土司精兵,即狼兵)近七千人,战马450匹出征。从广西经广东、江西、安徽、浙江五省,历经金山卫、王江泾、陆泾坝、柘林、双溪、昆山等大小十余场抗倭恶战,多次击败倭寇,曾一次斩焚敌约四千。
明嘉靖称其“文武兼备,懿淑贤德,奉命安边,荡寇平倭,屡建奇功,...”封瓦氏夫人二品夫人,民间称宝髻将军。1557年,因张经被严嵩陷狱,瓦氏夫人含恨患病而终,年仅59岁。瓦氏读兵书所创阵法被收入明代抗倭兵书《江南经略》,即戚继光所用鸳鸯阵。
生前曾勇冠三军,死后亦寂寞百年。但历史不会忘记为民族存亡浴血奋斗的战士。抗战时期就有国防周报载《明代剿倭之广西女将》,上世纪八十年代史学界有其学术研究会,后有《瓦氏夫人》电视连续剧,至今仍有东南沿海民众前来瞻仰、祭奠这位抗倭民族女英雄。
正是:
锦绣古镇江山娇,昼美夜彩任逍遥。须赞荡寇须眉剑,莫忘御敌巾帼刀。
途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