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滩卵石大花角,奇景异色前后鞍

标签:
大花角海南旅游特色海湾卵石海景风浪海景 |
分类: 海南旅游 |
大花角是海南省级自然保护区,由前鞍岭和后鞍岭两个山峦和海湾构成。两岭之间有一处宽近百米的峡谷,与双峰一起伸向浩瀚的南海。前鞍岭下是个风浪小水波平的天然海湾,总是密密麻麻停泊着小渔船。除了少许游客,只有海风和树林伴随着寂静的大花角小渔村。
现在大花角正从名声不大的小角色逐渐走向海南旅游的前台。因为它的两个相邻海湾有着显著不同、难以解释的奇异景观,让来过的人不约而同地认为来得值。要是你没有将前鞍和后鞍游览对比,就不会发现这里的奇特和精彩之处,就不能说你真的到过了大花角。
自驾车根据路标停放在大花角前鞍岭下的树林中,前方可见的就是停泊了众多小渔船的平静海湾。穿过静静海湾大面积的海沙滩,岸边就是已有旅游打造迹象的大花角小渔村。守车的人会告诉你,要看卵石还要往左边穿过树林,大约还要走五分钟。
前鞍岭和后鞍岭是向东伸向海中的两座小石头山。高不过百米,山上却如被刀砍斧劈过后一般,大小岩石横七竖八毫无规律胡乱层叠摆放,像顽童弄垮了的积木,也有的如鱼似兽,或似哨兵屹立。千姿百态,好像是要让游客充分发挥想象力来给石头定义形状似的。
到后鞍海湾须从前鞍海湾旁经过林荫道,穿过杂树林、小鱼塘和旁边有铁丝网标明禁止入内的军事管理区。一路林木苍翠,老树遒劲,稀疏型好,而海南不老松枝干根茎密集奇特。还没见到海便会听见巨大的浪涛声,然后才会看到后鞍岭下的一弯卵石和扑腾的大海。
想走到海边其实不易,首先得跨过成堆挡道的光滑大卵石,对老年人是一大障碍。从山脚望去,后鞍岭上岩峰高耸,石块堆砌,山下绿林小草生机勃勃。据说后鞍岭的岩洞林间,聚居着一群猕猴,时常攀树登岩,追逐嬉戏。不过恐怕不会轻易能看见。
海湾全是堆砌的卵石,没有平坦海滩海沙过渡。海水湛蓝,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近看滔滔白浪,层层波涛忽急忽缓,互相追逐,起伏不断冲涌向岸边。浪头拍击巨石峭壁,浪花飞扬,白沫翻卷,伴随如雷劈般阵阵怒吼,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和野性。
大花角的海景水色,与海棠湾、清水湾等可以下水亲水戏水的海湾截然不同,风急浪高,汹涌澎湃,半人高的波浪一波接一波。大花角海湾这样的风浪,在海湾景点中大概只有文昌的铜锣湾的汹涌波涛可以与之相比。这里禁止下水游泳,据说已经有三人在此下海丢掉性命。
代替普通海滩沙子的是密密麻麻的大卵石。一弯海滩只见斗大的卵石无序拥挤堆积。海水不断地淹没又不断地露出部分卵石。卵石有圆有扁,形状大同小异,颜色也不同,红黄青紫白,却个个圆润光滑。靠近海面的被水浸润,在阳光下也会显示出淡淡的缤纷五彩。
在常识中,圆滚滚的卵石是从高山上脱落,经河流长途长期的滚动冲刷摩擦挤压而形成的。在不高的山下海边居然出现大量卵石并且堆积重叠,形成难得一见的景点,完全超出我们的常知识。大花角山光水色奇特秀丽,景观多彩迷人,游人临境不无称奇而感有趣。
自然现象难以解释,便有了神话。传说大花角的渔民世代捕鱼为生,有一年整个夏天都没有捕到鱼。后来游来一对大海龟,善良的母龟便不停地产蛋,让乡亲们得以活命。而母龟却因为产蛋过多,再不能游回南海。公龟便也躺在母龟身边,终身不离。后来两只海龟就变成了南面的前鞍岭(雄鳌峰)和北面的后鞍岭(雌鳌峰)。而生下的龟蛋,逐渐硬化变成了大花角海滩上的卵石。还据说海南只有此地种不出椰子树来,也是一奇,但不知真假。
正是:
一弯静水好停船,一弯巨浪击岩穿。卵石堆积靓五色,大花角景特异滩。
途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