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靖江王城故事多

标签:
旅游文化游记 |
桂林山水甲天下,靖江王城故事多
桂林山水甲天下,过往游客无不誇。桂林地区的风景区很多,一次游览完会贪多嚼不烂。十多年间到此四次:阳朔两次,游览漓江,遇龙河等各一次。这次首先在桂林中心景区的靖江王府游览。
靖江王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漓江西岸。自唐朝李靖在独秀峰下构筑城堡,宋代这里建铁牛寺,元代改为大国寺,后称万寿殿。到了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因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在此修建了靖江藩王府。
靖江王城地处桂林市城市中心地区,因而有“阅尽王城知桂林”之说。靖江王府比北京故宫早建34年,它按南京明故宫的精华浓缩修建。王府外围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城墙。尽管守城墙大门的两只石狮岁月沧桑深刻额头,已经威严殆尽;但王府门内数株老榕树伸出巨大的长臂,还体现出历史的余荫。
王府规模宏大,门深城坚,布局严谨,气势森然。殿堂巍峨,亭阁轩昂,气派十足,占尽桂林的水光山色。王府中轴线上是专门从南京运来的大石头铺成排场够大的王道,供藩王、王妃行走。这条中轴线也成为桂林城市的中轴线。
明朝共有12代14位靖江王居住于此,历时280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流传时间最为悠久王府。藩王不治民政,但王府内却有为藩王一家服务的三司七所等庞大机构,诸如长史司、仪卫司、承奉司、典膳所、典宝所、良医所、工正所等。当然他们不农不仕,坐食厚禄,不劳而获,吸民膏髓,也是时间最为长久的。
第一代藩王朱守谦到桂林后,横行残暴,为非作歹,欺负百姓,连广西的护卫指挥官耿良都被他欺负。朱元璋知道后把他贬为平民,安置老家安徽凤阳体会务农的艰辛。七年后恢复朱守谦的爵位,将其挪到云南。但朱守谦软硬不吃,朱元璋将其再次贬居凤阳。然而,朱守谦仍旧不改往日德行,在凤阳抢夺牧马,被告到朝廷,朱元璋只好把朱守谦召回京师(南京)禁锢起来。被软禁的朱守谦死后,朱元璋封其长子朱赞仪为靖江王世子。据说朱守谦在凤阳曾作诗:“不恋车马之嬉游,住茅檐之矮屋,忘金饰之高楼,惟努力于田丘,甘心老死于桑林。”表面读来像是认真改过驯服一般,其实表达的是对其处罚深深的怨意。
清初,靖江王城被降清的定南王孔有德所占而成为定南王府。清顺治九年,农民军李定国攻克桂林后,孔有德举火自焚,王府毁于一炬,仅存城垣及王府台基、石栏和云阶玉陛。据说,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侥幸脱逃,成为清代是唯一被赐封为公主的汉族格格。作家琼瑶的《还珠格格》部分就取材于此。
清政府将靖江王府改为广西贡院,从这里走出了4位状元、585位进士、1685位举人,堪称读书人的福地。有清代两广总督为表彰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临桂人陈继昌而立的“三元及第”坊。
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曾在王城内设立北伐的大本营,运筹北伐大计。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府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虽然靖江王已不复存在,其后裔中却涌现有杰出人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誉为“画圣”的石涛。公元1645年当靖江王府攻破后,由内官护送逃亡的世子朱若极才7岁。为避人耳目,在全州湘山寺剃发为僧,法号石涛。石涛晚年定居扬州,死后葬于扬州隆庆寺。石涛有王朝覆灭之苦痛,又有遁迹空门之隐衷,故气质兀傲,性情怪僻,遂云游于山水,寄情于画图。其中《人物山水花卉册》、《大涤子自乌锤牛图》、《松瀑呜琴图》等,是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他的画和所著杰出画论《苦瓜和尚画语录》,是我国绘画艺术的宝贵遗产,对“扬州八怪”和近代中国山水画,启发影响甚大。
游览完靖江王城感觉收费确实过高,70岁以上80元一位。靖江王府经几朝折腾和焚烧,成一空壳,鲜有文物价值的东西。北京故宫面积大,内容多,门票60元。加上珍宝馆、钟表馆共20元,也只80元。60岁上老人还有半价优惠。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
途乐客
2021春海南回成都途中游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