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2021-02-23 15:48:33)
标签:

旅游

文化

游记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23雕像五万余尊1999年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八大石窟之一,也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5A景区,入选2018《魅力中国城》文化旅游魅力榜。 2020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石窟艺术源于古印度公元三世纪传入中国,公元五世纪和七世纪前后(魏晋至盛唐时期),在国北方形成两次造像高峰,至公元八世纪中叶(唐天宝之后)走向衰落。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石刻始凿于七世纪初唐五代在九至十三世纪两宋时期达到鼎盛。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文化、科学和宗教价值形成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把中国石窟艺术史向后延续了400余年。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此后至今,世上无二,堪称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2018年秋,有幸再次游览大足石刻的经典代表作--宝顶山大佛湾石刻。宝顶山位于大足龙岗街道东北15千米处,海拔528米。宝顶山石刻分布于圣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和小佛湾山湾崖壁紧凑,树荫蔽日,水流有序,景色宜人。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公元1174--1252年间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大足僧人赵智凤承持晚唐川西柳本尊(在安岳毗卢洞文中有介绍)创立的佛教密宗,于宝顶山传教弘扬佛法。他清苦70余年,四方募化组织石刻高手聚集宝顶山大佛湾山势崖形,凿窟修龛,龛窟衔接,雕刻造像长达500佛像近万尊建成了中国佛教密宗史上唯一座大型石窟道场,使大足石刻造像达到鼎盛。宝顶山成为中国佛教密宗成都瑜伽派的中心地。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造像凿造全都裸露在外,与山崖连成一片整体感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与整体环境十分协调,自然优美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造像使用佛经广泛,教义完备,佛像构思新奇,布局谨,气象壮观雕刻技艺娴熟,世俗色彩浓郁。用可长期保存的石刻造像将佛经教义故事结合生活哲理对世人晓之理,动之情,诱之福乐,威之祸苦,充满浓厚的世俗信仰纯朴的生活气息。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造像中的诸佛菩萨,罗汉金刚,各种侍者,皆非仙非神,更类似现实中人物。无论官员士绅、民百姓、渔樵耕读,包括养鸡的农妇,吹箫笛的樵夫和女乐者,放牛的老头老太等皆栩栩如生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吹笛哥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认真的吹笛女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快乐的放牛人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养鸡妇

各阶层人物及众多的社会生活场面,前后连接,图文并茂,如一幅生动历史画卷民间百像风俗画廊。成为中国石窟艺术群中不可多得的释、道、儒三教”和社会人物造像珍品。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六道轮回图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山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群中保存最完好之一。存有巨型雕刻360余幅,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图、华严三圣千手观音等。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这里的千手观音是国内唯一完好和最美的千手观音。据说这里千手观音有1007只手,手中有眼,有的手持有各种法器,金光闪烁,千手伸张,参差错落,艳丽如同孔雀开屏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千手观音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千眼千臂观世音等,是我国民间信仰的四大菩萨之一。千手观音是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的右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据佛教典籍,千手观音菩萨的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是大慈悲的象征唐代以后,千手观音像在中国许多寺院中渐渐作为主像被供奉。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巨大的释迦涅般卧佛依以山势而凿造,露半身,意到笔伏,画外之妙,给人留有遐想。旁边是石刻九龙浴太子的故事和佛母大孔雀明王造像,将佛陀的出生于涅般卧化集中在一起。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摩崖造像建成后,除世俗装绚、培修外,增刻观音、山神、天公地母等少数几个小龛现基本保持了唐、宋时期造像的规模和风貌。新中国建立后,一直妥善保护,并对公众开放。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山崖上也是由名僧赵智凤创建于南宋的著名川东古刹的圣寿寺密宗禅院。其山势峻秀、林木幽雅殿宇巍峨,雕饰精美。现存寺院为明、清建筑。史上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寺内数百年之银杏、黄芩、古柏、金银桂等古树。另有舍利塔三座,碑记17块,珍藏佛经3。圣寿寺中也有一幅石刻千手观音像。圣寿寺外有圣寿池,山上能保持有其水源亦难很得。池中更有菩萨大足之圣迹。自然亦赵氏所造。寺侧南岩为万岁楼,是一座造型别致的二层飞檐翘角楼阁。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圣寿寺的千手观音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虽然大足宝顶山石窟在历史年代,整体和单个造像规模均无法与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相提并论。但在2019买购网的知识榜、品牌榜单上的中国最美十大佛教石窟排行榜上,大足石窟榜上有名,且排名第三。我想应当是大足石刻的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用当地话说“扯地气”的精美石刻以及诸如“千手观音”这类的珍品吸引了大众和专家的眼光吧。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笔者曽在八十年代末随集体参观游览过大足宝顶山石窟造像,印象深刻,不过时间有限未有影像资料。当时进山还是乡村泥土道路,如下雨则十分难行。进山前还有一个市场,出售大足的五金,大小刀具和蔬菜等,供外地游客购买。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过去与现在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了。新建大型广场,高大石塔、佛幢以及宏伟的建筑,宽阔的山门及台阶,完善周到的旅游设施,使我感到惊讶和惊奇。仿佛不如此排场,就对不起世界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其实国外的很多世界遗产仅是原汁原味的景点,并没有这样的宽大广场宏大建筑。当然中国人多,将停车场做大就可以了。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宝顶大佛湾石刻,最后的石窟造像丰碑

大足石窟石刻造像七十年的浩大工程给当地凿崖雕刻工具的发展创造了的大好空间,以至于大足刀具在当时当地颇具盛名。有一段时间,四川地区的厨房都以具有大足刀具而荣。现在大足的五金工具也是响当当的名牌和畅销品。

 

途乐客  2021.02.23发  

2018成都周边游之大足宝顶山石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