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2020-12-17 17:46:47)

平凉是甘肃省的地级市,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平凉自古为屏障三秦、控驭五原的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

平凉历史悠久,距今30万年以前,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5000年前,轩辕黄帝曾登临今平凉市崆峒山,问道广成子。境内已发现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址465处,包括旧石器时代遗址12处,夏朝时为獯鬻戎狄居地。出土于泾川县的佛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文物之最。平凉市有各类旅游景点100多处,国家2A级以上景区12处。平凉市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农耕文化发祥地之,获得全国武术之乡称号201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万人次,主要是国内游客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从成都自驾出来,游览了甘南官鹅沟、扎尕那和天水麦积山、仙人崖、净土寺后,低达平凉市。品尝了平凉的羊肉泡馍后,游览了市区边的柳湖公园。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柳湖公园位于崆峒区古城廓西北隅平凉高台的边缘柳湖之水就出古城之下。柳湖总面积133亩,其中湖水面积41亩。院内有东、西两大湖面,各湖均有若干泉水泛流,故有百泉之说。柳湖古有久负盛名天然暖泉一眼。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柳湖始建于宋神元年(1068),时任渭州知府的蔡挺在此引泉成湖,花植柳,建造避暑阁及柳湖亭。明嘉靖年间,韩潘昭王为府苑,由明武敕赐崇文书院供王府子弟读书。明韩昭王以千金筑城,大规模扩建筑亭榭楼阁十多处。清乾隆之后,多次修葺,建有深柳读书堂文澜桥养正轩等建筑。后更名百泉书院高山书院。同治初年,柳湖毁于兵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同治十二年(1873),陕甘总督左宗棠驻兵平凉,他从军费中拨出白银2600再次修复,亲率士兵沿湖种植柳树1200余株。将柳湖名为“柳湖书院”,并亲书柳湖匾额。写了《颂暖泉》即《重修平凉暖泉碑记》。平凉高寒,水泉甚洌,此独以暖称,验之隆冬不冰也等铭文。如今暖泉已重新修整,围以铁栏,加以保护。民国十五年,柳湖书院改为甘肃省第七师范学校。解放后,仍相继被一些学校、单位占用1977后单位迁出,恢复公园,增其旧制,再添新景,197951日正式开放。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市柳湖公园是陇东的自然山水园林,它以柳中湖,湖中柳形成独特的景观。沿着石阶幽径 信步漫游,柳荫葱笼,湖光潋滟,花圃错落,掩映迷离,亭台玲珑,画舟泛,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至暮春时节,漫天柳絮轻飘,弥漫湖,被人们誉之为柳湖晴雪为平凉八景之一。古人与今人柳湖和柳湖晴雪有不少的咏颂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明代才子赵时春写《柳湖观荷》的美景:

        帝孙台榭枕城边,招客重开锦锈筵。花底鱼游青障里,柳塘云拥碧荷天。

        清波摇荡随风出,绛殿平临对日鲜。置醴同欣接宴尝,浴沂何让嗣群贤。

清代平凉诗人赵汝翼《柳湖晴雪》赞到
  “满目晴光映野塘,何来白雪遍空扬。纷纷玉屑随波舞,片片银花绕岸狂。
    月下沾衣疑欲湿,风前扑面不知凉。柳湖饶有西湖趣,惹得骚人兴自长。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自平凉柳湖至泾州道中》写道:

       春风送客出湖亭,官道招摇接杳冥。百里平凉经绿雨,两行高柳束天青。
平凉当代有名农民诗人、发明家戴笠翁《柳湖晴雪》:
 “六月白雪纷纷扬,玉屑银花侵衣裳。泉暖细柳润福地,泊冷巨荫造天堂。
  旖旎春比西湖美,氤氲夏最柳湖凉。寄语天下吟我辈,此处觅句胜苏杭。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柳湖不大,很容易就游揽完毕,但给人的印象美好而深切难忘。古老的柳树满树干深深的皱纹是岁月的沧桑记录,屹立湖畔静观世事变迁。地下远古的泉流不间断地与今天的湖水愉快的相抱融合。站在平整宽阔的柳湖题詞巨石旁,抬头就可望见平凉古城墙和转角高耸的角楼。历史终要与现实汇合,今天和过往真的是完完全全分不开也不可分啊!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全国如陕西延安、山东德州、江西九江、河南淮阳(古陈州)等都有柳湖,也各有不同的故事。

有人说凡是在平凉做客的人,当他看柳湖长流的清泉和生机勃勃的古柳绿荫,极易产生误解,以为到了江南,甚至以为是春天。此话一点不假,我们就是这样的感觉。

在平凉柳湖看到左公柳、左公亭、左公碑(暖泉碑)就不能不让人想到左宗棠。

     左宗棠大多数国人不清楚或是遗忘了,左公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功绩值得重提。

左宗棠(18121110----18859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生性颖悟,少负大志。二十岁乡试中举,留意农事,遍读群书。晚清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林则徐举荐并赞为“绝世奇才”。曾国藩等评价: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梁启超说他是“中国五百年一遇的大才”。光绪十一年七十三岁在福州病逝。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同治元年(1862年)陕西回民叛乱,数年间屠陕西甘肃千万民众,而不能治。左宗棠1866年任陕甘总督五年平息叛乱。1876年祭师远征,收复乌鲁木齐、吐鲁番。1878年西进收复新疆四城,对抗沙俄,平阿古柏之乱。在左宗棠69岁时抬棺上阵在新疆驻守为中国保住160万平方公里国土。70多岁在新疆整修水道,开垦荒地。五次上书奏请新疆建省以稳固疆土。1885年他派冯子材领兵击败法国,成为清廷对西方少有的军事胜利。

在左宗棠两次率部西征过程中,特别重视在官道两旁种树陕西长武至甘肃会宁县东门外约600里,共种植成活树26 株;加上河西走廊和新疆乌鲁木齐、吐鲁番以西各地,所植成活树木当在一二百万株。致使官道两旁浓荫蔽日,翠幄连云,绵延数千里,成为当时塞外一道壮丽的风景。这些树木多为柳树,加上平凉至白水驿道植树万余株,与柳湖柳树都被同称左公柳直至今日,我们依旧能享受这些百余年依然枝繁叶茂的老树余荫。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平凉游之一柳湖访古记左公

作为过去的书院汇集文化的传统,柳湖设有平凉绘画书法艺术馆。规模不大而作品俱佳,赏心悦目,值得欣赏。


途乐客  2020.12.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