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壤污染与防治(本科)》17年12月在线作业

(2017-12-01 09:40:59)
《土壤污染与防治(本科)》17年12月在线作业
QQ2959415429 微信open4511 
一、 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对未挖掘的土壤进行治理的过程,对土壤没有太大的扰动是下列哪种修复方式?
A.原位修复技术
B.化学修复技术
C.物理修复技术
D.生物修复技术



2.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
A.最大负荷量
B.最小负荷量
C.相对负荷量
D.以上都不是



3.危险性固体废弃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浸出毒性和()等危险特性的废物
A.疾病传染性
B.病毒扩散性
C.危险性
D.以上都不是



4.农药残留期是指土壤中农药因降解等原因含量减少()所需要的时间
A.75%-100%
B.50%-75%
C.0.5
D.1



5.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天然存在的或特别培养的()在可调控的环境条件下将土壤中有毒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物质的处理技术。
A.微生物
B.细菌
C.病毒
D.放线菌



6.有机污染物穿透过土壤而逸向空间的移动过程是()
A.挥发
B.升腾
C.迁移
D.以上都不是



7.粉煤灰的主要来源是()?
A.消耗煤发电
B.消耗天然气发电
C.沼气发电
D.以上都不是



8.原位化学氧化技术是通过混入土壤的()与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使污染物降解成为低浓度、低移动性产物的技术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沉淀剂
D.以上都不是



9.土壤表面因受太阳辐射和紫外线能而引起的农药分解,称为()
A.光化学降解
B.物理降解
C.生物降解
D.化学降解



10.生物降解主要依靠()的作用
A.生物酶
B.细菌
C.病毒扩散性
D.以上都不是



11.在被污染的土壤上覆盖上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是()。
A.客土
B.换土
C.排土
D.以上都不是



12.农药的半衰期是指施药后附着于土壤的农药因降解等原因含量减少()所需要的时间
A.一半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以上都不是



13.集中在一点或当作一点的小范围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指的是()
A.点污染源
B.面污染源
C.线污染源
D.以上都不是



14.一个大面积范围内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指的是
A.点污染源
B.面污染源
C.线污染源
D.以上都不是



15.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彻底分解为H2O、CO2和简单的无机化合物的过程指的是
A.矿化作用
B.降解作用
C.代谢作用
D.以上都不是



16.痛痛病(骨痛病)是由( )污染所引起
A.Cd
B.Hg
C.Pb
D.Cr



17.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质以及从污水表面撇出浮沫的残渣是指()
A.污泥
B.废渣
C.固体废弃物
D.以上都不是



18.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离子或络离子随水迁移至地面水体是指()
A.物理迁移
B.电迁移
C.化学迁移
D.生物迁移



19.通过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某些化学形态的重金属,并在植物体内累积起来是指()
A.生物迁移
B.化学迁移
C.物理迁移
D.以上都不是



20.水俣病是由( )污染所引起
A.Hg
B.Cd
C.As
D.Cr



21.生物体中污染物母体及其代谢物的浓度与水中该污染物母体及其代谢物的浓度的比值,叫()
A.生物富集系数
B.生物转移系数
C.生物降解系数
D.恩格尔系数



22.带电粒子或胶体在电场的作用下的移动,结合在可移动粒子上的污染物也随之而移动是指()
A.电泳
B.电迁移
C.电渗透
D.电解



23.当施加一个直流电流于充满液体的多孔介质时,液体就产生相对静止的带电固体表面的移动。当表面带负电时,液体向阴极移动是指()
A.电泳
B.电迁移
C.电渗透
D.电解



24.在淋洗剂(水或酸或碱溶液、螯合剂、还原剂、络合剂以及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作用下,将土壤污染物从土壤颗粒去除的一种修复技术是指()
A.溶剂提取技术
B.土壤淋洗技术
C.原位化学技术
D.化学脱卤技术



25.通过混入土壤的氧化剂与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使污染物降解成为低浓度、低移动性产物的技术指的是()
A.溶剂提取技术
B.土壤淋洗技术
C.原位化学技术
D.化学脱卤技术



26.处理过程包括使用特殊还原剂或高温和还原条件使卤化有机污染物还原的修复技术是指()
A.溶剂提取技术
B.土壤淋洗技术
C.原位化学技术
D.化学脱卤技术



27.污染物转移进入有机溶剂或超临界液(SCF),而后溶剂被分离以进一步处理或弃置的过程是指()
A.溶剂提取技术
B.土壤淋洗技术
C.原位化学技术
D.化学脱卤技术



28.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通过根际微生物的活动而被降解是指()
A.植物提取
B.根际降解
C.植物挥发
D.以上都不是



29.植物将污染物吸收到体内后又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是指()
A.植物提取
B.根际降解
C.植物挥发
D.以上都不是



30.在生物处理体系中投加具体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来改善原有处理体系的处理效果,如对难降解有机物的除去的方法是()。
A.生物强化法
B.生物培养法
C.投菌法
D.以上都不是



二、 多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土壤污染的特点()
A.隐蔽性和潜伏性
B.不可逆性
C.长期性
D.后果严重性



2.重金属的存在形态有哪些?()
A.水溶态、交换态
B.碳酸盐结合态
C.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D.有机结合态



3.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技术()
A.土壤淋洗技术
B.原位化学氧化技术
C.玻璃化技术
D.生物修复技术



4.污染土壤的主要污染物质的来源()
A.工业污染源
B.农业污染源
C.生物污染源
D.城市污染源



5.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有()
A.植物提取
B.根际降解
C.植物稳定化作用
D.植物挥发



6.土壤自净作用的方式()
A.物理净化
B.化学净化
C.物理化学净化
D.生物净化



7.研究土壤环境背景值有何意义?()
A.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
B.确定土壤的环境容量
C.了解局部地区土壤污染的情况
D.选择适合的土壤修复方式



8.农药残留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A.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B.农药对土壤硝化和氨化作用的影响
C.农药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
D.土壤中的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



9.土壤污染的衡量指标有哪些?()
A.土壤背景值
B.植物中污染物质的含量
C.生物指标
D.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



10.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技术有()
A.土壤蒸汽提取技术
B.玻璃化技术
C.覆土
D.电动力学修复技术



11.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选择的原则()
A.耕地资源保护原则
B.可行性原则
C.因地制宜原则
D.无害化原则



12.影响土壤吸附重金属的因素有哪些?()
A.土壤胶体的种类
B.重金属的存在形态
C.土壤pH值
D.重金属离子的亲和力



13.肥料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A.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B.促进土壤酸化
C.土壤中营养成分比例失调
D.重金属污染



14.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原则有哪些()
A.切断污染源
B.提高土壤环境容量
C.控制或切断重金属进入食物链
D.避免二次污染



15.土壤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主要包括()
A.吸附
B.解吸
C.挥发
D.淋滤



16.农药在土壤中的生物降解机制有哪些?()
A.脱卤作用和脱烷基作用
B.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
C.水解作用
D.环破裂作用



17.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A.自然因素
B.人为因素
C.社会因素
D.地理因素



18.污染土壤的主要污染物质有哪些()
A.无机污染物
B.有机污染物
C.土壤生物污染
D.放射性污染物



19.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技术有哪些()
A.物理分离修复
B.电动力学修复
C.农业工程改土技术
D.土壤性能改良



20.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有()
A.投加活菌法
B.培养法
C.微生物淋滤堆浸法
D.根际过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