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组的构造教案

序
|
1 |
授课地点 |
汽修实训室 |
课
|
1课时 |
||||||||||||||||||||
教学任务 |
|
||||||||||||||||||||||||
教学目的 |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机体组的组成及各零件的构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机体组的组成及各零件的构造,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教学重点 |
机体组中的气缸体、气缸与气缸套、气缸垫的作用及类型。 |
||||||||||||||||||||||||
教学难点 |
机体组中的气缸体、气缸与气缸套、气缸垫的作用及类型。 |
||||||||||||||||||||||||
教
|
问题学习法、演示法 |
||||||||||||||||||||||||
学
|
合作学习法、分析归纳法 |
||||||||||||||||||||||||
教学资源 |
1、
2、 |
||||||||||||||||||||||||
时间配置 |
|
||||||||||||||||||||||||
教学环节 |
教学活动 |
备
|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提问、复习 |
1、汽车零件的拆卸原则 2、汽车维护常用的工具和量具 |
提出问题 |
回答问题 |
|
|||||||||||||||||||||
新课导入 |
观看视频-四冲程发动机 |
发动机机体组由那些零件构成? |
结合课前的预习思考并讨论问题 |
|
|||||||||||||||||||||
讲授新课 |
任务一:机体组的构造 气缸盖http://s7/small/0070gNbvzy7jcmCs1xA66&690 气缸垫 气缸体 1.作用 发动机的装配机体,由它来保持发动机各运动件相互之间的准确位置。 2.气缸的排列形式
多用于六缸以下的发动机
多用于八缸以上的发动机 3)对置式 是V形的特殊形式
3.曲轴箱的形式 ①平分式 主轴承座孔中心线位于曲轴箱分开面上。 特点:刚度小,前后端呈半圆形,与油底壳接合面的密封较困难。 应用:中小型发动机
②龙门式 主轴承座孔中心线高于曲轴箱分开面。 特点:刚度大,油底壳前后端为一平面,密封简单可靠。 应用:大中型发动机。 ③隧道式 主轴承座孔不分开。 特点:刚度大,主轴承同轴度易保证,主轴承用滚动轴承。 应用:负荷较大的柴油机。 任务三:气缸与气缸套 1.作用 气缸:气缸体内引导活塞往复直线运动。 2.干、湿式气缸套 http://s13/small/0070gNbvzy7jcmKaSGo6c&690
①干式缸套
②湿式缸套 1)壁较厚(5~9mm); 2)散热效果好; 3)易漏水漏气;4)易穴蚀。
任务四:油底壳 1.作用 用于贮存和冷却机油并封闭曲轴箱 2.构造 内有稳油挡板、放油螺塞,有的还有磁铁。 任务五:气缸盖与气缸垫 1.常见汽油机燃烧室的形状
①楔形燃烧室
②盆形燃烧室
③半球形燃烧室:
换气好;
高,动力性、经济性最好,是高速发动机常用的燃烧室; 2.气缸垫 ①作用 保证气缸体与气缸盖间的密封,防止漏水、漏气。
② ⑴金属-石棉垫 ⑵金属骨架-石棉垫 ⑶纯金属垫 安装注意:金属皮的金属—石棉垫,缸口金属卷边一面应朝向易修整接触面或硬平面。因卷边一面会对与其接触的平面 造成压痕变形。
|
多媒体展示并结合实物进行讲解
多媒体展示气缸的排列形式
多媒体展示气缸与气缸套
多媒体展示油底壳构造
多媒体展示燃烧室的形状
多媒体展示气缸垫并讲解。 |
观看并思考:机体组构造
观看并思考:各种排列形式在发动机中的应用
观看并考:干、湿示气缸套的不同
观看并思考:为什么油底壳要做成这种开状,而不做成长方体。
观看并思考:燃烧室的形状对气体燃烧的影响。
观看并思考:如何安装气缸垫 |
在多媒体展示时,配以实物 |
|||||||||||||||||||||
总结 |
|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留作业 |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
|
|||||||||||||||||||||
板书设计 |
任务一:机体组的构造
气缸盖
气缸体
任务二:气缸体
1.作用
2.排列形式
3.曲轴箱的形式
|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机体组的组成及各零件的作用。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发动机,以前对发动机没有认识,选择本专业也只是凭一时的冲动,对专业并不了解。因此讲解教学内容时以理论教学为主,通过明确任务,以多媒体作为载体,再以部分实物配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发动机部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发动机机组知识的理解。授课时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师生间互动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以后的拆装训练打下了基础。 不足之处:1.实物有限,不能够为学生全部展示,影响了上课效果。2.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对理论知识学习不大感兴趣。3.部分学生对学习发动机存在误区,认为理论不重要,关键是实践。 教学对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到汽修厂后,如果只做一种车型,做的多了,常见问题也能解决,但是换一种车型,又要从头开始学,没有理论指导,肯定会影响以后的发展。对于理论知识还存在问题的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再次巩固,体现在“做中学”的教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