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7-11-28 08:42:34)
标签:
文化 |
附表1:
海门市教育科学规划微课题研究申报表
课题名称 |
意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申报时间 |
2017.11. |
||||||||
主持人 |
李娟 |
协同研究者 |
|
|
|
|
|||||
博客链接 |
联系电话 |
13862497726 |
|||||||||
1.课题研究缘由 1、课文是中华民族最精粹的文学样式在学习阶段的呈现,融饱满的感情、高超的艺术、丰富的想象和精美的语言于一身,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此,加强语文学习必然会对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他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2、通过对教学中呈现的意象解读、训练,可以带领学生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逐步能体会到作者描述的意境、蕴含的情感、表现的手法。 3、学生坚持对教学中意象的认知、解读、剖析,逐步形成自觉而有规律的体味语言文字表达的习惯,培养爱语文、爱祖国的兴趣和情感。 |
|||||||||||
2.你所要解决的问题 2.调查、分析学生对意象的了解以及认知情况。 3.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意象的设计、运用的方法与技巧。 4.分析意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案例。 |
|||||||||||
3.研究的目标、内容 ⑴研究目标: 意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结合了小学语文教学与小学生身心特点,能帮助学生建立意象学习意识,逐渐形成利用意象分析、理解、综合的习惯。通过本课题研究,进行意象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尝试,总结教师如何合理运用意象进行教学和学生如何合理、有效运用意象进行学习、复习、建构。利用对意象在教学中运用的案例收集整理、分析综合,期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课堂变革带来新鲜血液。 ⑵研究内容: 1.意象的内涵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意义及价值研究。 2.学生对意象的了解以及认知的调查研究。 3.小学语文教学中意象的设计、运用的方法与技巧的研究。 4.意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案例研究。 |
|||||||||||
4.研究过程与方法 ⑴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17年11月——12月) 1.讨论确定课题,设计研究方案。。 2.请专家论证,批准后将方案上传到博客。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10月) 1.查阅有关文献,解读意象的内涵和应用的价值意义有哪些,研究策略,积累材料。 2.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六年级学生对意象的认知情况以及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情况。 3.分析小学语文中的意象,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对意象的设计及训练方法与技巧进行研究。 4.对意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案例进行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8.10--2018.11) 对整个研究脉络进行反思、梳理,提升理论和实践价值,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形成系列研究成果,请上级部门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准备结题。 ⑵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解读意象以及分析意象在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和价值。 2.调查法:通过对本校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意象的认知程度和使用情况,找准课题研究的起点、着眼点。 3.行动研究法:通过课题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意象的设计及运用方法与技巧进行研究。 4.案例研究法:对意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案例进行分析。 |
|||||||||||
5.预期研究成果 微课题研究方案 运用意象的案例 课题研究论文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
|||||||||||
单位 意见 |
(签章)
年 |
海门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意见 |
(签章) |
||||||||
1.本表一式三份,规划办、单位和主持人各执一份,经规划办签章后视同立项证书。
2.开题报告按上述5个要点为提纲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