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孝?有人认为,给父母买房子,请保姆,请父母吃大餐,去旅游,就是孝顺父母。
其实,物质上给父母的享用,这是低层面的孝;而高层面的孝,应该是对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慰藉。所以,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教养!
子夏曾问孔子,何为孝?孔子曰:“色难”。“色难”,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最难。这是孝敬父母的最高境界!
对父母,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份孝心就不到位,因为这样会让父母很不安心。
《礼记》中说到“孝子之养”,首先是“乐其心”,即让父母心情快乐。只要父母开心,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就顺着他们,包容和理解父母,不和父母争对错,就是最好的孝顺。
“色难”,难在何处?难在,很难有一颗恭敬的心;难在,没有一个谦和的态度。所以,“色悦”,就成了衡量一个人孝心的道德标准。
给父母好脸色,这是举手之劳的事。好脸色不用花钱去买,不用向谁去借,也不用交学费去学,更不需要什么力气。
有的人,陌生人面前礼貌且规矩,微笑中带着客气;同事之间开几句熟络的玩笑,但始终不失分寸;普通朋友嘘寒问暖,亲近但不亲密;而在父母面前本性却暴露无遗。
杨澜曾问周国平:“为什么我们都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把坏脾气留给最爱的人?”周国平回答说:“这个错误,我也常常犯。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教养。”
而现实中,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能给父母一个好脸色,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认为,给父母一个好脸色,关键是心怀感恩!
《机会》杂志社的记者采访比尔盖茨,问他:人生最不能等的是什么?他说:人生最不能等的莫过于孝敬父母!而不是商机。
真心的孝,应该是和颜悦色,从内心深处发出微笑,让父母感到快乐、幸福!
著名作家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喜怒无常,经常对母亲发脾气。然而母亲即使身患重病,口吐鲜血,心里记挂的仍是自己的儿子。
母亲死后,史铁生才突然醒悟:“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很多时候,我们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承受一些压力,没有办法发泄出来,只好对亲近的家人发泄。
是的,我们不经意的态度,往往伤害他们最深。
家人,是这个世界上相伴最久的人。对家人的态度,藏着一个人最真实的教养。
俗话讲,“脾气人人有,拿出来是本能,压下去才是本事。”
确实,有教养的人,无论遇到多大的问题,都有将问题化解于无形的能力,从不把糟糕的一面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