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说过:“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对子女的教育,百分之九十九应该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即便是他们成人后,也应该是三分之二教他们如何做人,三分之一才是教他们如何做生意。”所以李泽钜和李泽锴从小就接受父亲这样的教育——要真正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然后才是做一个成功的人。做正直的人必须不贪图小利,多为别人着想,而做一个成功的人,必须勤奋努力,诚实守信。
李嘉诚和他的子女,深刻诠释了一个人的家教与修养,对于成功的重要意义。
教养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是个人品质的载体。教养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微笑”,“一声谢谢”,这点点滴滴,就是教养的最好诠释。
一个人的教养如何体现?这个回答让我受益匪浅:跨级层之间的互动,特别能体现教养。因为阶层客观存在,强弱也自有差别,但有教养的人会无视阶层,对人平等,而无教养的人特别在意阶层,对人分三六九等。
看看这个事例:在一驾飞往长沙的飞机上,空姐多次提醒乘客“请大家将手机关掉”。但是一个孩子依然拿着手机玩,而孩子妈妈却说:“我开的是飞行模式,没关系。”空姐再三解释,手机的飞行模式效果不稳定,机载设备很灵敏,怕有干扰。妈妈厉声道“怎么,我用的是苹果手机,这么好的手机会不稳定?”。最后机长亲自来劝,旅客纷纷指责,那位妈妈迫于众怒才关掉了手机。
再看看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三迁也是想给孟子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史书记载孟子三岁亡父,在那样的社会里,孤儿寡母的家境能好到哪里去呢?孟母能和乘飞机玩苹果哪位妈妈比吗?而孟家正派的家风成就了孟子。
家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家长的言谈举止,思想情趣和道德观念影响着孩子的学习、人格。
父母本身不具备教养,还无意识中娇纵了孩子,将来孩子会有教养吗?没素质的家庭走出来的孩子依旧没素质。
“有教养的人的遗产,比那些无知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人人都喜欢有教养、有素质的人,厌恶与唾弃那些不知教养为何物的人。
确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颦一笑,无不反映出个人的教养。无意伤害了别人,一句轻轻的“对不起”、“请原谅”,这往往能换来善意的理解。你弯腰捡起一张纸片,或搀扶一下经过路口的盲人……这举手投足无不折射出你的光彩。
取得成功,而不骄傲;面临挫折,而不灰心。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这些都是一个人应该拥有的教养。
教养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使受损的心灵能够痊愈。拥有教养的人不仅能芬芳自己的人生之路,也能芬芳别人失落而寂寞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