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2022-06-30 16:35:01)
1.通过认知体验进行教学
学生对于年代久远又缺乏形象性的历史很陌生,怎样克服这一问题让学生有效学习历史知识呢?可以在教学中设计某种情境,让学生在这种历史情境与学习内容的结合中进行认知体验,从而领悟学习内容。例如,在教学“罗马人的法律”时,为了使学生掌握罗马诉讼程序和法律条文在审判中的运用。可以模拟一次古罗马的审判活动。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加强学生对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课前布置任务,同学们可以阅读教材,或者查找相关历史资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由历史科代表选出几个同学扮演原告、被告、法官、律师。诉讼的程序分为传唤、审判、上诉和判决。如果不服判决可以上诉,直至皇帝为止。可以展示不同案例,同学们的角色也可以互换。同学们可在亲身体验中,深入理解深奥的罗马法律知识。在历史教学中,还有许多开展认知体验的途径。如换位体验、图片、视频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语言解说描绘情境等。用这些方法构建历史情境,促使学生用“心眼”感受、领会、学习,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2.通过情感体验进行教学
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即培养民族精神、爱国情操、社会责任感等,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积极
进取的人生观,培养开放的世界意识。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以通过情感体验实现。比如说,学习到抗日战争时,我们要想体会抗日战争时日军的残酷,可以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或者就近的抗日战争纪念馆,面对展览的实物,学生的情绪立即被唤醒,激发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了然于心。为了深入体会红军长征蕴涵的精神,曾经有过一个活动“重走长征路”,在行进中体会长征的艰苦,体验革命的集体主义、乐观主义、英雄主义、自我牺牲的精神。教学中选择的情境一定是能够唤醒情绪的事件。学生情绪不被唤醒,就很难形成情绪记忆。在情感体验里教学,一般先体验,重点关注情绪事件,然后进行反思和评价,说它残酷,残酷到什么程度;说它艰苦,艰苦到什么程度。在这样的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3.通过行动体验进行教学
历史教学还涉及一些技能的学习,技能不在行动中体验,是永远学不会的,只是纸上谈兵。比如学游泳,游泳姿势一看就懂,但是只有下水体验才能学会。在体验式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遵循三个步骤:亲自操作--结果反思--行为修正。如在学习蔡伦改进造纸术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古时造纸方法和流程进行造纸。在学习中国古代印刷术时,老师可以指导同学们利用身边的材料,如木板、萝卜、橡皮等材料雕刻文字,制作雕版或者活字。体会制作过程,比较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优劣;在学习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时,要求每位学生临摹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字体。然后开展书法比赛、展示书法作品,介绍书法等活动。在实际体验中掌握各种字体的特点,在比较中深刻体会到书法的魅力。其实,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可以让学生动手体验。通过实践,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课本知识,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劳动、善观察、勤思考的良好品质。
体验式教学方式多样,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寻找适当方式和切入点开展教学,这种体验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加强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感悟,是顺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但是,这种方式在与历史教学的结合过程中还有许多方面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