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之恶,金庸先生的这本书告诉我

标签:
金庸武侠小说 |
分类: 金庸武侠 |
之前我对金庸先生的小说,根据自己的喜好做过一个排名(详见金庸小说排名之我见,您心中的哪部小说排第一?)。《连城诀》我给了比较高的排名,结果自然是有人喜欢,另有人又特别不喜欢。《连城诀》的确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里算不得最出名的,电影电视的改变次数也不多。但是这些并不足以掩盖这部书的光彩。改编的少,只能说明这部书不太好搬上银幕,制作机构都有商业上的考虑。就像鲁迅先生的小说就很少被改编。但我自己还是忍不住喜欢《连城诀》,这主要源于我第一次读完的震惊。我们所受的教育,一直给我们灌输人性美好的一面,以至于让我们幼稚到不懂得人性还有另一面。
http://pic.rmb.bdstatic.com/1663b201b68f2a231f2fff09bd8dee57.jpeg
《连城诀》里除了狄云、丁典、戚芳、水笙、凌霜华等人外,再找不出几个好人了。狄云的师傅戚长发,为了一本剑谱,数十年如一日,处心积虑得骗女儿徒弟,自己装作大老粗,把好好的诗句改得狗屁不通。为了剑谱,伙同万震山言达平欺师灭祖,杀了自己的师傅梅念笙,眼看女儿跌入火坑而恍若不闻;万震山明为一方士绅,却勾结官府,在自己家里肆意杀人,伪装杀人现场,把尸体砌在墙离,自己还能心安理得与尸体为伴;荆州知府凌退思就更恶了,表面上是一方父母官,背地里却是帮会大哥,为了财宝,女儿的幸福可以牺牲,女儿的性命更可用来牺牲,做出活埋女儿的举动,他上辈子一定是畜生;相较这些出场就恶的主,南四奇里的花铁干属于中途蜕变的,在雪谷隔绝的环境下,稀缺的食物,环伺的敌人,把一个原本高高在上的花大侠,心底里隐藏的龌龊彻底地激发了出来,吃义兄义弟的尸体,栽赃中伤水笙,在血刀老祖面前奴颜婢膝,套用一句小品里的话就是,恶心他妈叫恶心吃饭——恶心到家了。反倒是血刀门的血刀老祖、宝象这些人,天生就顶着恶人的名头,坏事做尽,起码是表里如一的。其他像万震山的儿子徒弟,陆地神龙言达平,还有铃剑双侠的汪啸风,也都不是什么好鸟,师徒之间、父子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只是在小说有限的篇幅里,恶迹较轻罢了。在《连城诀》里,师徒、父女、爱人在财宝和贪欲下,变得不值分文。主人公狄云就在这些恶人眼里,从一个善良淳朴的乡村少年,变得看透世情,选择在雪山孤独终老,狄云的命运当然是比较悲催的,可他幸运的是,那里还有一个水笙在等着他,这也算是对狄云的一点慰藉,也是对读者的慰藉。
http://pic.rmb.bdstatic.com/ab0f5d0da2185c424e7ad994ddda6b2b.png
写人性恶是个不讨巧的,跟常人对武侠小说的固有看法是不相配的。但是写人性能写出深度的,都得是大家,像鲁迅先生、柏杨先生,还有金庸先生。能发掘人性中的阴暗面,其实是更好的唤醒大家对善的追求与期待。把形形色色的恶人集中到一部小说,来虐几个好人,《连城诀》得算是独一份的。因为善恶力量的对比悬殊,才让读者更为好人忧心,为善良打气。最后小团圆的结尾,也坚定了我们对善地坚持。
http://pic.rmb.bdstatic.com/5b3e787b9689d7c3218b4dd6f85991dc.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