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ZF,你能当个不极端的家长吗?

(2018-07-25 22:15:16)
分类: 乱弹

      最近在看吴晓波的《激荡四十年:中国企业1978-2018》,书里边讲到我们国家的改革过程,印象最深的,又让人加深理解的话,就是那句“摸着石头过河”,真的太形象了,那时候中国从计划经济开始搞市场经济,没啥先例可循,上层秉承的态度就是,不懂的事情先看一阵。中国的改革,本无蓝本可模仿,初期就是大量引进国外淘汰的机器设备、生产线,有不少上当受骗的经历,老外也拿着过时的东西卖出新机器的价格。不过那时物资紧缺,再落后的机器,只要能生产我们需要的商品,买的还不算太冤枉,当然学费是免不了要交的。

      只是到了今天,用时髦的话说是“到了深水区”,依然没有改变那种粗放的模式。尤其是监管方面,方式简单粗暴,比如想限制房价,要么限制开发商不准卖,要么限制消费者有条件购买。唯独在土地层面,想卖就卖,想卖哪就卖哪,没什么可顾忌的。对新生事物,初期放宽门槛,鼓励发展当然是好事,不过想管的时候,别一口气十八般武艺全上来,比如互联网金融,当初我不知道,怎么就允许的一下成立这么多公司,明知道中国的投资者缺乏风险意识,就敢发这么多牌照?你发就发吧,又一口气搞存管加备案组合拳,存管去年大部分都上了,接着又搞让备案,目的是为了安全毋庸置疑,为什么不早几年先搞存管,隔一段世界缓冲之后,再来搞备案。结果今年,流动性紧缩,雷潮一起,死了一大堆。对国家来说是无所谓了。不过就坑惨了投资的人,一个唐小僧七八百亿的规模,一个联币金融又是几百亿,还不知道最后结果如何,难道都让老百姓自认倒霉?出这么多的问题,监管层难道没有一点点不安?投资者的教育非得用血来教育么?

      新事物的出现首先是政策许可的,许可过了就完事了,野蛮生长期间,监管自动遁形,等出了问题,就突然冒出来,又是鞭子又是绳的。有点像那种不负责任的家长,宠的时候宠死,狠的时候又想打死,我们在其他地方善于保持中庸,为什么在对新事物的时候就这么容易走极端?

http://s4/mw690/00709KSSzy7mjEsJPWj0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