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服务,这是这两年很火的商业模式。比较有名的有得到,还有前央视支持人樊登搞的樊登读书会,还有各种讲书的平台,包括微信读书,喜马拉雅之类的。个人觉得知识服务是最好的生意,尤其在一些平台形成知名度和聚集效应之后。仅得到的《薛兆丰的经济学课》订阅人数就超过二十五万,销售额超过五千万。单一知识品类有这样的成绩,确实让人们对这个市场有了重新认识。
订阅的人肯定都是缺乏某方面知识,而平台恰好能提供感兴趣得内容。并且主理人可以自由裁量内容,以迎合不同知识基础的人。再加上本身不高的定价,所以吸引了大量的订户。我自己就订阅了得到的一些内容,有讲的挺不错的。但是知识这个东西是很难用明确的标准去衡量。一个平台内容多了之后,难免良莠不齐。就像微信读书里,我就听到过解读的错误百出的讲书,正所谓萝卜快了不洗泥。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愿意为知识付费呢?
今天和一个朋友聊天时聊到,收费的模式也会促使一些人愿意真正把自己所长,教给感兴趣的人。因为这样减少了订阅者在这些事情上的时间成本,这就是对订阅者的价值,所以愿意拿金钱换时间。而知识分享者从分享中获得收益,而且这种分享是相互的。能让知识更好的流动,更大范围的流动。知识也不必看的过高,有多高大上。但有所长,都可分享。
http://s12/mw690/00709KSSzy7jViGmFUTdb&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