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了一篇比较火的公众号文章,写的是某女文青约炮名导演的戏码,自传体的。说实话,看了一遍,有点乱,对于我这个习惯于事物都有逻辑的理工男来说,那种不知所云的腔调,还真不好懂!据说这个事情要被写入商学院经典营销案例了。没有花费任何费用,一篇文章带来10万粉丝,这包装能力,这营销手段,堪称经典!
出了这么个事,批判导演的人还真不多。再说的煞有介事的,不过整篇文章有那种自说自话的神经气息,这种事情又没有啥证据。至于是真是假,不过我等吃瓜群众关心,我们也就是打酱油路上,看个热闹。三毛的作品我没看过,荷西也仅仅是听过。至于女主是三毛转世,而给1967年出生的导演安了个1979年去世的人转世的名头,只觉得扯!忘了,女主是文艺女青年,有尽情发挥想象,不,发挥臆想的自由。就算她说自己是女儿国国王转世都行。
我宁愿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营销事件,不染会对文艺女青年这个群体完全失望,而且这样最起码有逻辑的。从这个逻辑出发,我觉得,导演其实是最大的受害者,是被睡的一方,是被消费的一方,导演的流量被人收割了。也不知道这个女主处的是个什么圈,娱乐圈、文艺圈?呸,真糟心!
有心人就这个事件做了个思维导图,真佩服这些人的才华!权当是元宵节多一笑话吧!http://s4/mw690/00709KSSzy7iAmQGgIH43&690
http://s6/mw690/00709KSSzy7iAmRQyYB25&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