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十三岁即位,二十二岁亲政,二十九岁开始实行灭国大战,历时十年,完成秦统一大业。秦始皇可谓功勋卓著,彪炳史册,然而在秦始皇去世后仅仅三年多时间,他一手缔造的统一的大秦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秦始皇被誉为“千古一帝“,本身是具有非凡的政治才能、领导才能的。秦始皇的功绩很大,主要有以下几点:1、完成统一:灭六国、统一华夏。2、开疆拓土:南击百越、北战匈奴
3、统一币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4、中央集权:废除周朝的分封制,采取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5、修筑长城:加强北方防御,防范匈奴等游牧民族的侵掠。6、修建秦直道:相当于修建最早的高速公路。这每一项工程都是浩如烟海的,任选其一放在其他实干的君主手里,都可能是一辈子才能达到的功业,但在他不到三十年的执政岁月里,都一一完成。秦始皇无疑可称为是一代伟大的改革家。
然而成也雄才,败也雄才,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没有选择与民生息,而是大兴土木,修建长城还可以说为了防御匈奴,保护百姓不受侵害。修建阿房宫、骊山王陵就纯属个人享受了。秦始皇很伟大,但自己觉得自己伟大就有点不好了,从他给自己取得名号就能看出来。修宫殿修陵墓是为了衬托自己的伟大。然而刚完成统一,无论是之前的六国还是秦国的原有属地,历经多年战火,老百姓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修筑长城、宫殿、陵墓这些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刚成为秦国人的原齐楚燕韩赵魏百姓,心里还没适应这种变化,又要提供赋税或劳力来支持这些工程建设。在秦法的强压下,在秦始皇的强权下,即使百姓们老老实实照办了,却在以后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秦始皇铁腕了半辈子,却始终没有选定自己的接班人,在他死后才让赵高有了矫诏的机会。秦始皇子女众多,我们知道的就是长子扶苏,和十八子胡亥。长子扶苏刚毅勇武,为人仁义,有政治远见,因劝谏始皇焚书坑儒,被派协助蒙恬修建长城、抵御匈奴。远离了都城咸阳,秦始皇的出巡就让胡亥有了机会随行。胡亥由于从小跟赵高学习律法,和赵高很亲近,最后被赵高选中,走上了秦王的宝座。就是赵高胡亥这对活宝让大秦帝国走上了灭亡的道路。
还有赵高这个人,嬴政有领导力、有手段。在他手下,赵高是只绵羊。嘴里称着奴才、眼里陪着小心,对嬴政绝对忠心,才让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小瞧了赵高这么一个太监。然后太监毕竟是有残缺的人,除了身体上,还有心理上。没有秦始皇这尊如来佛,赵高这个孙猴子成了大王,加上李斯的无原则,才有了沙丘政变,赵高矫诏,逼杀扶苏,胡亥立帝。
大秦帝国在在秦始皇的鼎盛之后,很快就烟消云散了。我们只能从太史公们的描述中知道曾经的辉煌。如果嬴政能像他曾祖父昭襄王一样活过七十,或者扶苏听从蒙恬的话,举兵勤王,不让赵高得逞,法家成为后世立国之本,那现在又会变成怎样?
http://s3/mw690/00709KSSzy7hBO3elA652&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