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梁晓声说: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农村城市、不分贫穷富裕、不分官员群众,总而言之我们集体陷入了忐忑、焦虑的年代。
孩子们焦虑,为功课,为作业,为辅导班。父母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顺道也把焦虑带给孩子。幼小的年纪,如明星赶场般,在不同的课堂教室间奔走,学着各种未必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技艺;老师焦虑,为成绩,为职称,为生存,于是孩子身上又多了一重负担,老师的对教学成绩的希冀,变成了孩子的一道道习题,一份份试卷。让孩子原本美好的童年时光,变成了晚上的点灯熬油;家长焦虑,社会发展更快,未来有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让孩子能有更多的技能去适应未来,即使不清楚现在花费的时间究竟对未来有多大的意义。
年轻人焦虑,为工作,为爱情,为未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每个行业都面临改变,年轻人肩负着更多变革的担子,学习新知识,提升新认知,适应新时代。海量知识,各种学习渠道使得学习更容易了,但也让年轻人增加了选择信息,甄别信息的时间成本。新时代的爱情,新的思想碰撞,新的相处模式,爱情变得更容易进入,但也更容易退出。年轻人的未来除了事业,爱情,最后还会跟房子,车子,房贷,社保打上交道。未来是需要时间和金钱一起铺就的!
中年人焦虑,为事业,为家庭,为健康,事业有成的想更上一层楼。事业没成的,想能开始好的事业。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物质需求变得越现实,父母养老治病,孩子上学教育,家庭的柴米油盐,亲朋好友迎来送往,桩桩件件都得操心,方方面面都要用钱。这些问题要解决,得有好身身体,人到中年,发福的发福,脱发的脱发,没记性的没记性。高血压、糖尿病,一个不注意就可能找上你。岁月不饶人,谁让你人道中年了呢?
老年人焦虑,为子女,为幸福的晚年,本该享福的年纪,辛苦了一辈子,却还要操心子女的生活。儿女再大都是他们的孩子,都说让别管了,可由不了他们自己。无论儿女身处何地,父母的心都系在儿女身上,养大了儿女,又巴巴的带孙子,直到她们长大。子女异地工作的,老人们最期盼的就是儿女回家的日子,逢年过节能一家人团聚,而子女则忙碌在自己的生活中!
焦虑成了所有人绕不开的一种情绪,有焦虑说明我们还活着,活生生的没有麻木,有着对生活,对未来的期望,有着梦想。于是积极的人如同蜜蜂一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焦虑变成创造生活改变生活的动力。
http://s11/mw690/00709KSSzy7gOkKnpiy0a&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