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所认识的程序员

(2017-12-21 22:59:57)
标签:

程序员

分类: 乱弹
      工作原因,接触过几个程序开发人员。

      A君,42岁,我的前同事,离职后自己开发程序。原本是打算成立公司的,后来种种原因,不了了之。凭一己之力,借鉴之前所学到的行业知识,搞了一套行业管理软件。这个产品促使我们后来有了合作。平心而论,我个人一直不赞成把公司的命运绑在个人身上。但是基于行业经验,加上我们自己对产品也有把握,于是就合作了。

      B君,年龄不详,是另一个合作伙伴的核心开发人员。目前为止,还没见过庐山真面目。和他们公司市场人员谈的合作,在产品学习中才有了微信和电话沟通,我也算半个开发人员,所以沟通交流还算通畅。他们的产品是一款可以嫁接到管理软件上的通用中间件产品。产品的思路算是比较巧妙,通用性比较强,功能扩充相对容易。

      C君,年龄相仿,我同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开发。各种编程技术都懂,各种开发语言都学的大牛。因为我们客户的些个性化需求有了业务上的合作。

      软件行业是个创意产业;软件产品,是创意产品。创意产品就免不了会带有个人的烙印。而个人的格局决定了软件产品的发展走向。格局不大的,对技术发展的把握总是滞后且保守,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已经如火如荼了,软件产品越来越互联网化,这个需要对管理思想管理趋势的深刻洞察,并有把这些思想与趋势的落地到产品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决定了能及时把客户意见需求转化成产品解决方案,客户其实是最先思考新技术在自己行业应用的人;客户的思考才有一丝丝火花的时候,需要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加上结构化的思维能力,抽象建模后,变成一整套解决方案;良好的沟通力是能跟客户,跟市场保持对话的能力。产品自己想得再好,不拉到市场上溜溜,还真说不上来是骡子是马。

       而我认识的这些程序员朋友,都不是在分工明确的大公司。往往一人身兼多职,从售前的需求收集,到产品架构设计,到需求实现,都是几个人甚至一个人来完成的。程序开发往往要求相对安静,精神相对集中。擅长写代码的人,一般都不太擅长沟通。今天和B君公司,合作之前关于产品结算方式的问题,对方未尽到告知的义务。当我们提出来的时候,原本顺畅的沟通变成了以B君为中心的抬杠。技术厉害的人都有点小傲气,像我当年技术不厉害还都有点牛哄哄的。《士兵突击》里连长高成说过:骄傲的人都很急性。还有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是把原本可以通过沟通解决的事情硬是憋了好久,用代码来搞定,有点啼笑皆非。后来想想也没啥,人都是从自己最熟悉的角度想问题。

       晚上想想,从事的行业对人的性格还真有很大的塑造作用,也决定了个人的未来走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