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大秦帝国,对战国历史知道的稍多了点,秦国强大的始于商鞅变法。然而商鞅是卫国人,为了一展抱负,他去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魏国,在丞相公叔痤府里做中庶子。公叔痤临死之前向魏国的国君魏惠王推荐了商鞅,并说能用则用,如果不用,必须除掉以防商鞅投奔敌国。但是自大的魏惠王认为这不过是公叔痤临死前的胡言乱语,根本没当回事。让商鞅有机会到了秦国,并在秦国变法革新,使秦国富强。
商鞅算是半个魏国人,后来的张仪就是正儿八经的魏国贵族后裔。在秦国惠文王时代,以连横的外交策略,屡破六国合纵大计;公孙衍,在秦国担任大良造期间,替秦国收复被魏国占领了几十年的河西之地;秦昭王时代的范雎,魏国人,以远交近攻闻名,交齐楚,弱三晋,也为秦国立下赫赫功劳。这些大牛生于长于魏国,却在秦国成就功业,而且是他们生涯中最大的功业!俗话说:富不过三代!魏惠王是魏国的第三代国君,也是魏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魏惠王用人一向是任人唯亲、任人唯贵,早抛弃了他爷爷魏文侯任人唯贤的思想。用的多是公子昂这样没有多大本事的贵族子弟,焉能不衰败呢?
而秦国则不一样,从孝公变法算起,除了前边说的几位,还有魏冉、吕不韦、李斯、尉缭、蒙骜等后期为秦国发展做出了大贡献的这些人。秦国形成了开放的人才政策。只有有能力,有本事,就会被赋予信任,被委以重任。这些人也都没有辜负这种信任。想起鲁迅先生《未有天才之前》中说过,在还没有天才之前,先得有培养天才的泥土。秦国的人才土壤就是在商鞅时代确立,并被后代秦王继承了下来,所以才成就了秦国后来的成功!
(微信号:mozheliu 或者搜索:莫折柳的乱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