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课后服务”
(2019-01-11 13:08:31)
标签:
教育育儿 |
分类: 闲情逸致 |
近日,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物价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从这几家联合发布的通知中,我们看到:
1、时间上从2019年春季学期全面启动;
2、这项工作由省级统筹,市县负责,学校组织,城乡同步,因地制宜,学生自愿的原则;
3、工作实施流程为,各中小学要按照学生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立项、统筹安排的原则制定实施方案,并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4、各校要以学期为节点,以需求为依据,分项目混班编排,开展针对性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5、各学段课后服务内容都有具体要求,如小学阶段是这样的:一、二年级以团队活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手工操作类作业辅导为主,不得借课后服务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年级以上以课外阅读、作业辅导、兴趣小组、团队活动、综合实践为主。每天课后服务原则上不超过两节课时间(包括午间和下午放学后)。
经费来源、安全等等等。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文件的想法是好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就像当年推行素质教育、推行绩效工资一样。可是,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
从我们国家教育的现状来看,各地是有区别的,而且有些地方之间的差别还很大;各年级段也是有区别的,小学阶段、中学阶段、高中阶段不仅是知识的不同,而且还在于学生、家长、老师、学校对升学要求不同。就是在同一个地区,城市与乡镇有区别,规模大的学校与规模小的学校有区别,名校与普通学校有区别,等等。
因此,我们在落实上级的工作要求的时候,我们应该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分析和理性思考之后,再拟定一个符合实际的实施方案。
在有些城市实行了朝九晚五,而在有些地方没有。那么这两种地方,家长对课后服务的需求和要求就不同。有的在同一个城市里,有的行业实行了朝九晚五,而有些行业没有,这又怎么办呢?在有的地方社会办的课后服务比较发达,这又怎么办呢?
文件中要求学生自愿,那么那些不自愿的怎么办?自愿的学生人数多怎么办?少又要怎么办?
我想上级发布这样的文件,应该是经过调研、论证、试点的。有没有一些经验?有没有一些得失?有没有一些反思?如果有的话,能不能转发给基层,大家共享已经有的做法,避免重复错误。
我想我们教育不是万能的,当然没有了教育也是万万不能的。
我们从事教育的,课内,教书育人,课后,还有大量的琐事,这些琐事既有教学上的更有家庭生活方面的。老师也是普普通通的人,除了工作还有家庭,我们不能要求老师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校,放在教育上,放在学生上。学生有父母,他们也必须尽到责任,我们不能把本来应该家长承担的责任全部都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只有学校、老师、家长、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协助、各负其责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前一篇:武汉印象
后一篇:老照片的故事(四):初中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