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汉语假借述略(十三)

(2017-11-21 14:42:19)

86机通几,预兆。王勃《滕王阁序》:“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通几,几案,承物家具。按:机本为木名。《荀子·正名》:尚机筵,而可以养形。《孔子家语·五仪》:仰视桷,俯察机筵。又《史记·鲁仲连传》:摄衽抱机,视膳于堂下。 yì通异,殊异。如《墨子·非儒下》:机服勉容,不可使导众。”

87、贾,jià(一)贾通价,价格,价值,钱。明崔铣《洹词卷五•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如有营,予佐尔贾。”按:贾,钱币。又《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贾通假,假期。jiǎ贾通槚,槚楚,古代木制刑具,用以笞打。宋俞文豹《吹剑四录》:状谓本学规罚,其第一等屏斥,已该流罪,情重者贾楚,视流罪有加,今子冲等诬服之罪,不应流以上罪。”jiè贾通界,地域,界限。

88、简,jiǎn(一)简通柬、拣,选择。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简能而用。”又例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核舟记(魏学洢)》“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按:简通柬同拣,故简通,而拣是拣的繁体字,故简通拣。(二)通谏,谏诤,直言规劝《左传·成公八年》:“犹之未远,是用大简。”lán通籣,古代盛弩箭之器。

89、籍,jiè(一)籍通藉,含蓄;。柳宗元《捕蛇者说》:“往往而死者相籍也。”按:籍,垫压着。籍通藉,盛大;多盛。按:“声符同,故得通假。《汉书·江都易王传》:国中口语籍籍。唐颜师古注:籍籍,喧聒之意。刘师培《古文字考》谓此之借字。按:实为。諎,大声也。通藉,践地。按:谓古代天子亲自下田耕种。通藉,践踏;侮辱。() 通借,假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年馀游泮,才名籍甚。”按:籍甚,有所凭藉而更强大。zuò通阼,皇位。按:“在《广韵》中均归从母,为双声通假。《古文字考》:乍、耤二声同部通用,故叚(假)籍为阼。《泰族训》:履势位,受传籍。

90、介,jiè()介同芥,细微。《战国策•卷十四•齐四》:“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也,冯谖之计也。”鲍彪注:“介,独也。独则不众,故为微细之词。一说喻草芥也。”吴师道 补正:“‘介’‘芥’通。”又如《汉书·元后传》:“不以往事为纤介。”通芥,小草,比喻细小的事物;芥菜()介通玠,大圭。《尚书·顾命》:太保承介圭。《说文·玉部》引作称奉玠圭《尔雅》:“圭六尺二寸谓之玠。”(三)介通界,隔开;边界,疆。jiá同扴,摩擦,弹奏。《周易·豫》:介于天。唐陆德明《经典释文》:“,马本作扴,云触小石声。jiǎ介通甲,虫甲,甲壳。《礼记·月令》: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谷,介虫败谷。《大戴礼·曾子天圆》:介虫,介而后生;鳞虫,鳞而后生;介鳞之虫,阴气之所生也。《韩诗外传·卷一》:倮介之虫,无不延颈以听。 jiā介通夹,处在两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楚介江淮。注:介,盘踞。介通个,量的单位。《尚书·秦誓》:如有一介臣。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介,本作《礼记·大学》作若有一个臣。《左传·襄公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注:一介,独使也。介通兀,刖。《庄子·德充符》:而未尝知吾介者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介,本亦作兀。按:兀即刖。又《庄子·养生主》:恶乎介也。司马注:介,刖也。gài介通丐,,祈求。按:“”“音同假借。或曰通(gai)”,给予。《诗经·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林义光《诗经通义》:“,读为’,乞也。《小雅·小明》: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91、衿,jīn衿通襟,衣襟。班固《汉书•苏武传》:“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通紟,结带。按:《说文》:“,衣系也。汉郑玄注:衿犹结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衿,本又作《汉书·扬雄传(上)》:衿芰茄之緑衣兮,被夫容之朱裳。注:带也。”jìn衿通缙,赤色的帛。《三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一回:这便是衿绅中妾媵。注:衿绅,即缙绅,借代官僚或做过官的人。jūn衿通袀,衣纯色。《仪礼·士冠礼》:兄弟毕衿玄。郑玄注:,同也。

92、菁,jīng菁通精,精华,糟碎。孙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唐刘知几《史通·书志》:其机要,收彼菁华。《旧唐书·薛戎传》:《论语》者六经之菁华,《孝经》者人伦之本。 qīng菁通青,茂盛。《诗经·卫风·淇奥》:绿竹青青。唐陆德明《经典释文》:青,本或作zhēn 菁通蓁,叶子茂盛。《诗经·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又《唐风·杕杜》:有杕之杜,其叶菁菁。毛传:菁,叶盛也。

93、泾,jìn泾通径,直。《庄子•秋水》:“泾流之大。”按:泾,直流的水波。

94、鸠,jiū(一)鸠通纠,集合,聚集。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豪民于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二)鸠通究,度量;计算。《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度三林,鸠薮泽。”

95、距,jù()距通拒,抗拒,抵御。《史记·项羽本纪》:“或走, 或闭门旅距。”距同拒,把守。“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违抗;拒绝;排斥;堵截;据守。(二)距通巨、巨,大。按:《说文》:“,鸡距也。《墨子·杂守》:令能相救,诸距阜。清孙诒让间诂引苏时学曰:“‘’‘通用,大也。《淮南子·汜论训》:体大者节疏,跖距者举远。(三)通讵,岂,难道。jǔ通矩,规矩。《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注:故书。郑司农云:当作,谓规矩也。《汉书·叙传》:疆土踰距。宋娄机云:法制也,即与同。

96、具,具同俱,全,皆。范仲淹《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说文》:“,皆也。又《萧相国世家》: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具同俱,全,皆,引申为详细。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答之。又《汉书·郭解传》: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

97、掘,jué(一)掘通倔,顽强,固执,倔强南朝梁时丘迟《与陈伯之书》:“惟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老子》:“虚而不掘,动而愈出。”按:掘,倔强也。(二)通崛,崛起;突起;翘起。《战国策·秦策》:“穷巷掘门。”掘通屈,绝, 竭尽,穷尽。老子《道德经·上篇第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唐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掘,特貌也。晋袁宏《后汉纪·光帝纪(五)》:未见运世无本、功德不纪,而得掘起在位者也。掘通屈,静止呆滞。《庄子·田子方》: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掘,徐音屈。按:或曰音义同,静止呆滞貌。掘同窟,洞穴。按:,《集韵》苦骨切,入声,没韵。元吴师道补注:古字通。又《齐策》:掘穴穷巷。胡克家仿宋本《文选》作堀穴zhuō掘通拙,愚笨,笨拙。粗劣。《韩非子·难言》:敦祗恭厚,鲠固慎完,则见以为掘而不伦。清查慎行《得书楼杂钞·掘笔》:放翁掩胫无全衣,作字用掘笔。掘,犹也。qiè掘通怯,胆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南朝宋裴骃《集解》引徐广曰:一作掘懦掘通兀,寂然不动。《庄子·田子方》: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陈鼓应今注引林希逸曰:掘,兀兀然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