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中期小结

(2019-09-14 23:11:10)
标签:

课题研究

分类: 科研任务

一、主要研究成果

1教师专业素养成长迅速:课题组有11位老师的论文在市、县获奖,课题负责人有相关论文发表。

   2学生数学语言发展明显:

1)学生敢表达。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素质将有明显提高。学生的胆子大了,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合作交往的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交往过程中遇到问题也能想办法解决。许多从来不爱发言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会主动的去说,爱发言的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开始注重条理性和说话的方式。学生在老师的培养下,会用一些“我是这样想的”,“我不同意他的说法”等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在目前信息发达的情况下,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的,只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并通过多种方式的训练,农村学生的口语能力一定会提高。

2)学生会表达。学生掌握了一些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开始尝试与其他人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得到提高。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交际活动中,学生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学生愿表达。在集体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意识明显增强。课堂中学生发言和参与意识也有所增强,用我们老师的话说,孩子们敢说了,也想说了,通过课堂教学过程的渗透,不断的训练和强化,优化和改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交际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在课堂中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小组讨论中主动积极发言。

4)学生乐表达。通过各种话题,不断的提高和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学会自如的应对各种话题。 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往往在活动之后,学生还沉浸在活动的快乐之中,余兴未尽,在这种时候,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话的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可说。

3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得大部分学生愿意和老师分享交流他们的想法,老师也更愿意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师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宽容、相互关心体贴,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彼此感情融洽和谐,达到情感共鸣、心灵相通。在学生面前,教师敢于自我批评,学生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情绪愉快,文思泉涌,思维积极,敢说敢话,师生配合默契,营造了良好的团结友好的学习氛围。

4、探索了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研究的策略

1)有效激励策略

语言激励教师丰富的语言可以有效激励学生表达,由于每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各不相同,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对话,对于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用简单引导类语言,对于表达有一定的困难的学生可以多用一些鼓励、赞美的话来激励,并做好相应的示范,教师不要一味地指责那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表达清楚的学生,要多运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能够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课堂激励以《认识元角分》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课的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借助编排情景剧,合理划分班级学生,使班级中每位学生都能融入教学中,学习新的知识。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生成新的见解,并由小组选派人员进行上台模拟购物,这过程蕴含了小组每位成员的劳动,在模拟商店的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班级中平时不爱表现、胆小的学生上台,可以运用肢体语言,做一些激励性的动作,让班级中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学生对说这样的一个过程就不再排斥,他们更愿意清楚地表达,因为模拟商店购物必须要清晰的表达才能完成。那么对于这一教学任务来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激励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意识到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重要性,要采用课内、外结合的形式,开展一些有价值的课外活动。以综合与实践课“尺”为例,为了增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以及如何正确描述物体的长度,可以带学生到操场上去,让他们切实体验到书中的情境,对于一步长,一脚长等都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么他们就能准确用多少步长来说明操场一圈大概有多长。

同伴、家庭激励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不同学习情况,划分学习小组。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小组成员要互帮互助,相互激励,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共同进步。在此基础上,家庭激励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经常和学生家长联系,多沟通、交流,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校情况,让家长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要多鼓励、激励他们,在家里也可以和他们多用数学语言交流,经常带他们去外面看一看,学一学,比如超市购物等等,锻炼他们生活中的运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2)多元表达策略

师生互换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在教学中进行师生互换位置,把讲台留给学生,给他们舞台和空间,让他们扮演老师的角色,给同学们进行讲解,一则可以锻炼他们的胆量,二则可以锻炼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力,能够正确地讲解说明他们对新知的掌握程度到位,能够正确组织语言描述说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三则可以激励其他学生,让他们也上讲台锻炼。

情境互换老师对于每节课的设置都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而情境中不止一个人物,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进行情境分角色表演,学生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他们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有了一定的认识。而老师可以在一定的情境学习后,让学生彼此互换角色,那么不同角色的语言必然也要交换,学生可以多方面地得到锻炼,不同角色的语言表达也将得到不同学生的演示,对于学生个人而言,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3)反思调控策略

课前反思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较强的预见性。一是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二是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这,必须要考虑到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必要的口头语言训练。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对于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览教材,鸟瞰全局;多设置用语言表达的环节,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考虑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学生的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学习策略。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尽可能多的机会进行语言表达。

课中调控在课堂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应变能力,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主要反思以下几方面: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尤其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及交际等方面的会话能力的培养。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能使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时空,对自己教学的得失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教师不仅要对课堂的事件进行客观的描述,对事件的发生进行细致的分析,还要对相关问题提出研究方案,尤其对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这方面,是否考虑到了所有学生,问题的设置是否得当,这样才能使教学经验理性化,以指导、改进以后的教学,让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

二、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一)研究活动的序列性不够序列性体现出人思维的逻辑性,理论缺乏系统性。本课题组的所有组员都会定期阅读相关理论,但是总觉得比较肤浅,理论学习较零散,无法形成系统。怎样更加深层次地提高课题组人员的理论修养是一个重要问题。只有理论修养达成系统,研究活动才会更加有序。

(二)对学生数学表达兴趣激发不够在整个课题研究中,学生所表达出的兴趣不是很高,可见我们对学生数学表达的兴趣没有激发到位,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参与欲望不强烈。并且很难取得家长的合作,学生回家后的学习情况得不到保证。无法保证在家中有很好的学习态度与数学表达的兴趣。

(三)对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评价的研究不够小学低年级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评价研究不够,还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四)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课题组将采取以下措施,确保课题最终成果的取得:

1进一步加强理念学习。通过定期召开学习交流会,交流学习感悟、教学心得、案例分析等形式,努力充实理论基础。

2定期举行活动,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改进,及时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3家校密切配合,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规范语言环境。同时引导家长如何在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说的兴趣。

4 提高组内成员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保证学生的数学课堂高质量。

5提高编外教师的自身素养及教学积极性,以保证各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规范化。

6优化课题开展环节,争取少时高效。同时聘请专家作必要的指导,以便少走弯路,多取成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