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游记之四

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记 |
第四天 4.28 周三 从泸沽湖到西昌
一大早我们就来到娜洼村(从名字你是否就能感受到母系氏族社会的意味?)

玛尼石堆

来到一个摩梭人家

她家是一个大院子,进门右手是一趟猪圈

左手是花房,这里只能是女人或者女孩居住的地方

正面是正堂楼,这是长辈居住的地方

院门对面是火房,是接待人的地方

摩梭母系氏族社会风俗

位于街中心的格姆女神雕像

摩梭人的特点:一是不属于全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因为他们人数太少,他们现在分属于蒙古族或纳西族人。她们不叫摩梭族,而是叫摩梭人.摩梭人的吉祥物

二是走婚制,其实也是一夫一妻制,但是在谈恋爱的时候是一步到位了。爬窗、吊带是走婚的主要形式.走婚图

三是母系氏族社会,在她们的眼中,男人不值钱,是赔钱货,女人是家庭和社会的主流主体

四是他们不过生日,因为毎个人的生日都是母亲的受难日
五是她们有很多治疗、养生的偏方秘诀,如用蚂蟥治疗脓肿,把蚂蟥放在脓肿处吸毒,为防止蚂蟥进入体内,用香一熏即可蚂蝗治疗

六是他们这里有金矿银矿,就在泸沽湖的源泉出水洞后面的大山中,产很多的金银4624陈
七是他们这里仍然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集体经济模式,他们共同劳动,平均收入,避免村民自己的恶意竞争。村里对每个人的表现给予评价决定他们是否可以在来年继续从事某种工作。传统的摩梭人家6093

八是这里是全国唯一的女儿国

我们所住的摩梭山寨海拨2700米,我早晨起来有点轻微高原反应,早上吃的馒头也很粘,这都是高原现象。

但是到摩梭人家去体验摩梭人的生活风俗,最后就演变成了必须买银器的销售活动,使得原意变了味。
摩梭美食~蒸气石锅鱼

石锅

淡水魚下锅并且盖上“草帽”锅盖

丰盛的饭桌上面热气腾腾的石锅

必须由主人掀开草锅盖,开饭店的不让吃客们掀,因为容易烫伤

倒入浓汁,再放入各种佐料和蔬菜就可以吃了,毎个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大饱口福

吃的顺序是先吃鱼,鱼吃得差不多了再加菜。不是像我们涮火锅,牛肉羊肉和菜一起涮。这是我在游记中第一次这么详细不厌其烦地介绍美食,这对于对美食没有感觉的人来说当然意义非凡。
下雨了,哈哈哈
在从泸沽湖回西昌的路上,天空中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导游大声地说要下大雨了,不一会儿就暴雨骤至,如倾缸大雨。导游高兴地说这是今年以来第一场雨而且这么大,森林火险成为历史了。他说话的声音如此响亮如此兴奋,感染了全车的游客。的确,来自北方东部的我们无法理解大雨的含义,过去我们有句话叫吃饭靠天,而这里的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消防在天。
导游说我们全体青岛游客一定是共工的朋友,一定是古代雨神派来的天使,我们车上一定有大富大贵之人,从万里之外来到这里给他们带来幸福的大雨。他要将全团人员的名字挂在墙上做为感谢型的留念。
起雾了,山顶外一派白色茫茫,十米之外什么也看不清楚,司机师傅开得很慢,一边还慢慢踩着刹车,在暴雨中走3000米高的小高山,司机必须小心谨慎有加才是最好不过。
喇嘛堆石刻。据说当年唐僧从西天取经后回来路过这里的一条河,不小心翻了船,把所有的经书捞上岸后就是在这里的一块大石头上晒的书。后来这块大石头叫做晒书石或者叫做喇嘛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