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形成与深化》——读《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
(2022-12-13 21:26:17)| 分类: 教育随笔 |
《知识的形成与深化》
——读《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
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获得的过程;学习是一个不断反思、成长的过程;学习也是一个单调、枯燥的过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自觉投入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促进两类注意的共同发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那如何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注意策略?
策略一:学习目标前置。让前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成为导引学生注意的有效动力。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提出预习的目标,探索的任务和具体要求。也就更加集中和专注。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新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说说生活中哪儿有平行四边形,当学生趣味盎然时,教师顺其自然提示学习要求:为什么像伸缩门、升降机等都要做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到底有怎样的特征呢?由于有了这一问题(也即学习提示)的牵引,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问题展开,整个学习过程完全弥散着对课始问题的思索与探求,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问题的求解上,直至最后发现:因为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性的特点。
策略二:边听边记笔记
“作笔记”这一外在的要求如一股无形之力将学生的注意紧拴在所学习的内容上。如:学生在学习积的变化规律后,要学会运用,在必要的地方,圈圈画画,以深化学生对规律的认识与理解。
策略三:提问暗示
当发现学生的注意分散时,教师可通过提问,让走神的学生来回答,这可以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
如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深化呢?
方法一: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
方法二:重视操作
方法三: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包含两个方面:以形助数和以数解形,数形结合思想可以使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使繁难的数学问题简洁化、使原本需要通过抽象思维解决的问题,用数轴、线段图、正方形、圆、图象等帮助学生理解数、数量关系,包括函数关系,这样借助形象思维就能够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有利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和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知识——这意味着能够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通称之为知识,知识的积极性、生命力,只有不断发展、深化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因此,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就是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