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蔡元培教育论著选》有感
(2019-07-24 21:45:20)分类: 教育随笔 |
《蔡元培教育论著选》本书收录了蔡元培先生280多篇文章。这些文章内容丰富,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到 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主张。他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他提出小学教育既以遵循天性、养成人格为本义,则于身、心两方面,决不可偏废,而且不可不使为一致之调和。他主张“沟通文理”,他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他提出要养成科学头脑,养成劳动习惯,提倡艺术兴味。今天他的许多思想仍然对我们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我的读书的短处,我已经经验了许多的不方便,特地写出来,望读者鉴于我的短处,第一能专心,第二能勤笔。这一定有许我成效。”
蔡元培先生说的这两点,我们是否有同感呢?最近我感觉自己也是读了不少书。有的书我对其中的好句子进行了摘录,但是摘录之后仍感觉脑子空空如也。有的句子仿佛在哪本书上读过,回头去找的时候,依旧会如大海捞针。同时蔡元培先生又举了例子:
“我尝见胡适之先生有一个时期出门常常携一两本线装书,在舟车上或其他忙里偷闲时翻阅,见到有用的材料,就折角或以铅笔作记号。我想他回家后或者尚有摘抄的手续。我记得有一部笔记,说王渔洋读书时,遇有新 隽的典故或词句,就用纸条抄出,贴在书斋壁上,时时览读,熟了就揭去,换上新得的。所以他记得很多。这虽是文学上的把戏,但科学上何尝不可以仿作呢?我因为从来懒得动笔,所以没有成就。这虽是文学上的把戏,但科学上何尝不可以仿作呢?我因为从来懒得动笔,所以没有成就。”
作为一名教师,
第一、不要当“教而不学型”教师。教师不能只是教,还得研究所教的学科。教师不只是教,不只是研究教学的方法,还得要继续不断地研究所教的学科,以及所教的有关的学科;组织最新的学理,应用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对于各科获得具体的概念,从而作进一步的研习。
第二、不要当“学而不教型”教师和学生
肯努力学问的教师,不但研究所教的学科,还要研究教学的方法。
第三、不要当“不教不学型”教师
最后,他希望教师们从“教而不学”到“既教且学”;从“学而不教”到“既学且教”;从“不教不学”到“又教又学”。
当我们感到困惑、劳累、疲倦、心烦的时候,也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时候。只有学习,才能发现自己困惑的缘由,才能找到劳累的根源,才能弄清疲倦的原因,才能解除心烦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