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很多桂林米粉,却可能一碗正宗的都没吃到过

标签:
美食文化健康 |
- 鼎
“桂林米粉=汤粉”,一个莫名其妙的错误
桂林米粉的起源,传说与秦始皇派史禄开凿灵渠
如今的桂林米粉主要有卤菜粉、原汤粉、牛腩粉、马肉米粉等。前三种都比较常见,马肉米粉一般价格较高,人们并不常吃。白先勇在《花桥荣记》里提到过桂林曾经响当当的荣记米粉:“提起我们花桥荣记, 那块招牌是响当当的。当然, 我是指前桂林水东门外花桥头, 我们爷爷开的那家米粉店。黄天荣的米粉, 桂林城里, 谁人不知? 哪个不晓? 爷爷是靠卖马肉米粉起家的, 两个小钱一碟,一天总要卖百把碟,晚来一点,还吃不着呢 。
http://s14/mw690/006ZG3mKzy7fIS5IWw55d&690
为什么桂林米粉能抓住北方人的胃?
能风靡全国的小吃,都有两个特点:实惠、快捷。桂林米粉显然符合,但这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在桂林米粉的扩张路上,最不能忽略的是一个叫天等的地方。桂林米粉的经营者大多不是桂林人,而是从广西大石山区走出的天等县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他们走出大山开始在全国经营桂林米粉店。
中国文化中,乡情是重要的维系因素,甚至是“生产力”。从穷乡僻壤中走出的天等人,一反“同行是冤家”的道理,格外团结,他们“朋友叫朋友”“亲戚带亲戚”的发展模式为桂林米粉在深圳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http://s1/mw690/006ZG3mKzy7fISjufoQ40&690
▲一碗典型的桂林米粉
此外“桂林米粉”的招牌,另一方便又懂得研究北方人的口味,对桂林米粉进行改良。全聚福之前说过,北上后的桂林米粉几乎是所有小吃中走样最严重的,这是因为在北方已成为低档餐饮代名词的的桂林米粉,北方人爱吃汤面、汤粉,而桂林米粉恰恰迎合了北方人的口味,将以卤菜粉为主的传统桂林米粉改造成汤粉,卤菜也由锅烧、牛巴等,变成鱼丸、牛肉、牛腩、叉烧、鸡肉、排骨,分量变大,但价格低廉。在生活成本高昂的大城市里花十几元就能填饱肚子,足以让桂林米粉拥有稳定的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