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计划性材料 |
|
|
||||||||||
幼儿园子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中班自然角区域的创设与使用
课题主持人:
所
在
班
级:
申报日期:
拟结题时间:
常州市天宁区阳光龙庭哈佛幼儿园
|
课题 名称 |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中班自然角区域的创设与使用 |
起止 时间 |
201803 201901 |
|||||
|
成 果 形 式 |
论文、案例集、照片、视频 |
|||||||
|
负 责 人 |
姓 |
性别 |
年龄 |
学历 |
专业职称 |
专 |
||
|
戚玲娜 |
女 |
27 |
本科 |
|
美术 |
|||
|
其 他 成 员 基 本 情 况 |
姓 |
年龄 |
学历 |
专业职称 |
|
|
||
|
胡晓娜 |
29 |
本科 |
|
美术 |
论文 |
|||
|
鲍叶 |
23 |
本科 |
|
钢琴 |
视频、照片 |
|||
|
叶欢 |
28 |
本科 |
|
美术 |
个案 |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
|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区角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它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幼儿自主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但在幼儿园却存在这样的问题,虽说自然角每班都有,可自然角的存在只成了环境创设的一种形式,教师和幼儿对自然角中现象和问题却熟视无睹,幼儿对自然角兴趣缺乏。我们针对这种现状,以幼儿与自然角之间的关系,自然角对幼儿的重要性作为出发点,进一步深入分析班级应如何创设和利用这种自然资源。充分利用我们的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才能开展有特色的区角活动,使区角活动真正发挥出特有的教育功能。
|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
|
1.幼儿园自然角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教育内容与自然角创设整合的实践研究。 2.当前幼儿园自然角环境创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幼儿园观察方法、记录形式的运用研究。 3.实现自然角环境创设价值的策略,自然角创设途径、方法与策略的实践研究。
|
||||||||
|
研究方法与途径 |
||||||||
|
1.文献研究法:在准备阶段,丰富自己教育理论知识,对自然角、幼儿观察记录能力及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文献搜集,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
||||||||
|
研究基础与条件分析 |
||||||||
|
1.以幼儿发展为基础,切实转变观念。首先是业务领导观念的转变,检查工作评价标准要以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为着眼 ,力求科学、客观。其次是教师观念的转变 ,要让自然角成为教育的 “ 活 ” 环境 , 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 2.以幼儿兴趣为前提 ,积极引导参与。为幼儿拓展可供观察探索的空间 , 以科学性 、 趣味性为前提 , 给幼儿接触各类动植物的机会。如走廊阳台上、种植园中, 可以随季节或课题的更替与深入,有针对性呈现出不同种类的植物花卉 。 3.以幼儿活动为主体 ,发挥教育功能。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 ① 人人参与管理 , 让每位幼儿都有参与管理的机会与权利 , 采用小组轮流制,观察记录责任到人 ② 追踪观察记录,让每组幼儿自主商定 , 自选动植物进行实验 ,可将记录本设计成一个翻牌式的跟踪观察 ,以记录动植物生长的完整过程 。③ 交流分享经验 , 让各组幼儿轮流讲述发现和记录,让每位幼儿都能关注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变化 , 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 。 ④ 定期变换内容,自然角的内容有计划地随季节、主题定期更换和增减,以保持幼儿对自然角浓厚的兴趣 。 |
||||||||
|
课题研究计划(含阶段指标) |
||||||||
|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年2月—-2018年3月) 一、顺应自然,创设适宜环境,激发幼儿观察兴趣。 1.共同商讨设计,确定研究课题并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课题组成员查阅并学习相关理论,明确研究方向、意义。 二、确定实施方案,加强互动的创设自然角。 1.根据评选的自然角设计图,开展课题研究。 2.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针对自然角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 3.做好阶段性工作、小结。 三、回归生活,展现多元的自然角价值。 1.收集整理资料。 |
||||||||

加载中…